脆煎饼果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姜启对鬼神的崇拜,在他杀了许多装神弄鬼的术士之后,自认为已经消散的差不多了。
然而,今天姜团的出现,让他的信念又有些动摇。就算姜团一直强调,自己不是神仙,而是来自未来的某个平行世界,也无法让他的心再次坚定下来。
平行世界什么的,超出了姜启的认知,人对超出自己认知的事物,难免会上升到神神鬼鬼。
被各种乱七八糟的心思折腾了大半夜,直到后半夜他才睡着,可是刚睡着,他就听到有个声音在叫自己。
那个声音听不出来是男是女,也听不出来是远是近,反正他就是能听到。
“陛下,陛下,姜启。”
姜启睁开眼,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已经到了一个云山雾罩的地方,周围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清楚。
“谁?是谁在叫朕!”
自从父母离世,他越来越位高权重,已经有十多年,没有人直接喊他过的名字了。
“我是夏!”
“夏?朕不认识,你在哪儿里?朕怎么看不见你?”
“陛下怎么会不认识呢?我就是陛下建立的啊!陛下低头,就能看到我了!”
随着那个声音的落下,姜启脚下的雾气消散,大地出现。
这时姜启才意识到,自己现在是停留在半空之中。
作为一个从来没有坐过飞机,也不知道飞机为何物的古代人,突然发现自己身在半空之中,姜启吓了一跳。
不过等他发现无论他怎么走、怎么动都不会掉下去之后,他又变回了那个波澜不惊的帝王相。
“夏,朕没看到你,你在哪儿?”
“我就在陛下的脚下啊!”
脚下,他脚下除了大地什么都没有啊!大地?对,是大地。
大夏朝是姜启一点点打下来的,他对自己王朝的舆图再熟悉不过了。稍微一看就发现,他脚下的大地和舆图上画的很像。
不过是从图画,变成了实物。
“你是朕建立的大夏?”
“对,我是夏,是陛下建立的夏。”
介绍完自己之后,夏告诉姜启,每个王朝建立的时候都会产生一个神灵。这个神灵不是什么孤魂野怪,不需谁的祭拜。
王朝要是被人类治理的好,神灵的力量就强大,可以反哺人类。
如果王朝被治理的不好,神灵的力量就很弱。不仅不能反哺人类,也不能镇守住山河,致使山河震荡、天灾不断。
就比如前朝,开始的时候,帝王治理的好,他们的神灵辰很强大,虽然有些灾害,但是因为有辰镇压,那些灾害到不了让百姓承受不住的地步。
后来辰朝被治理的越来越不好,辰的力量越来越弱,镇守不住山河,才导致辰朝后期的灾害频发。
到了辰朝彻底灭亡那天,神灵辰消散在天地间,再也无法镇守山河,灾害就变得越发恐怖起来。
姜启作为一个开国皇帝,他的勇气、智力都在普通人之上。
经过了最初的慌乱和震惊之后,他开始认真思考,这个所谓的神灵是真是假。
他知道辰朝有种秘药,说让人吃了后,可以和神仙沟通。事实证明,那种药只是能让人产生幻觉,觉得自己看到了神仙,其实都是假的。
出现幻觉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种秘药,对人的身体有巨大的危害。
是因为他镇压那些妖魔鬼怪太过,那些人暗算他,给他下药,想让他相信有神仙、妖怪的存在,进而相信他们?
但是,这个神灵又说他不需要祭拜,又不太像那些人的所作所为。
从辰朝皇帝开始疯狂迷恋求仙问道,到现在,他就没听说过哪个神灵,不需要祭拜的。
从这点看去,这个叫夏的神灵,让他莫名多了些信服。再听到夏说到辰朝的事情,他忽然觉得好像真是那么回事。
辰朝后期天灾频发,卫幽帝又大兴土木,给他相信的神灵建宫殿,根本无心赈灾,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尸横遍野。
等辰朝皇帝死了,天下大乱之后,灾害发生的确实是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厉害。
难道每个王朝,真的有自己的神灵?
为了确定这个神灵是真是假,姜启问:“朕以前根本没听说过,哪个王朝有神灵,前朝的密档朕也看了许多,没有记载神灵的事情。
你总不会告诉朕,只有朕是特殊的,所以才能看到神灵?”
“是的,陛下,您就是特殊的。您是有大气运的人,注定要结束乱世,开创一个千古未有的盛世。
但是这不是陛下能见到我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本应该创造盛世的您和本应该强盛的我,却因为小人作祟,把我们的气运都窃取了!”
真正高明的谎话,不是想着怎么圆谎,而是在实话的关键之处,加入那么一丢丢的谎言,从而让听谎话的人产生错误的判断。
系统告诉姜启的那些,可能算不真正高明的谎话,然而,姜启这个气运之子最后莫名其妙死了,大夏朝分崩离析了,绝对是个事实。
基于这个事实,系统说的话,姜启很难发现破绽。
夏告诉姜启,北面匈奴的祭司趁中原大乱的时候用了秘术,窃取了中原的气运。
这导致夏从诞生起,就没有足够的气运去镇压山河,从而导致天灾不断。
不仅如此,匈奴那边的秘术还在持续发挥作用,如果不及时制止,大夏朝的气运迟早被他们窃取干净。
到时候,夏镇压不住山河,天灾将会变得和辰朝灭亡后那百十来年一样多,这个天下又会变成一个人间地狱。
要说姜启现在最大的敌人是谁,连皇宫里的小太监都知道,当然是匈奴!
匈奴趁着中原大乱,整合了整个草原部族的同时,更是抢夺抢夺了中原北面边境的一些地方。
要不是姜启不计损耗,把三十万大军陈列在北方,匈奴早就南下了。
可三十万的军队,也只能震慑一时,震慑不了一世。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大夏朝和匈奴双方都明白,他们之间迟早会有一决生死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