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草成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寄希望于年轻将领的勇猛,挟刚刚拿下魏国的兵锋之威,以几年来连战皆捷的势头,一举拿下楚国。
为君者,必善于治将,为将者,必善于带兵。
至于李信所说二十万之数,若放在以前,秦王政也会嫌少,但经过王贲灭魏的胜利后,朝野上下对于伐楚自然有了更高的期待。
加上李信的性格,年轻气盛,不甘落后,这种竞争心态,也促使他喊出“只需二十万可矣”的口号。
李信深知,秦王也是有此希冀,或许再多带些兵,更加保险,但,那不符合秦王的预期,也不够有冲击力。
再说,王贲前面伐楚也只带了十万兵,即连下十几城;如果自己申请太多的兵马,无疑在与王贲的竞争中处于下风。
何况,兵贵在精而不再在多,李信对自己深谙的快速突袭,长驱直入的战法,一直颇有心得。
当大军开到秦楚边境颍川郡,稍作歇息,李信在中军帐内,召开了攻楚前的军事会议。
李信坐在主将之位,望着众将说道:
“此次受秦王重托,率军攻楚,各位将军当踊跃争先,奋勇向前。”
“本将军号令既出,立当奉行。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各宜遵守,不得违反。”
众将齐声道“喏。”
随后,李信布置战术道:
“本次攻楚,本将军拟采取钳形突击的战术。我与蒙将军各带十万兵马,分为左右两队,向前突击。”
说着,李信站起身来,走到舆图前,指着两条水系道:
“这里有两条河,分别为颍水、汝水,我带一军沿汝水左岸而进,蒙将军带军沿颖水右岸而进。在楚军布置起防线之前,快速突进,直插楚都寿春。”
“这样攻击的目的是,让楚军摸不清我们的主力所在,难以在短期内判断我军的进攻路线。在其犹豫不决之际,我军快速突进,直插楚都。”
“这样就使两军成钳形攻势,即互为犄角,又相互策应。楚军攻我任何一军,我另一军进行迂回包围侧击,使楚军顾此失彼,难以两全。”
“此次进攻的关键点在于速度,所谓的兵贵神速,要敢于坚决地放弃后方,以最快的速度,迅速插向寿春,只要我们拿下寿春,楚国的抵抗力就自然土崩瓦解。”
李信说完,看着众将,“各位将军,以为如何?”
注1: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地方设置郡县政权组织形式,楚县是最早的县级行政区域。楚国设尹治县,县尹由楚王派遣,并非世袭,这意味着中国古代官僚制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