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草成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左将军之意,仍然信任我,由我打前阵,实施诱敌?”
王贲笑着看着李信,随后深深点了一下头,道:“然。”
李信不由得立起,对着王贲行了一礼道:
“左将军对信前次违令,不仅不究,而且再次委以重任,信实在愧不敢当。如蒙再次领前军,定当严格遵循将令,不再造次。”
王贲连忙起身还礼,挽起李信的胳膊道:
“将军言重了,此次伐代,虽然比燕国难办一些,只要你我紧密配合,计画周祥,量代国也无甚大作为。攻取代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李信叉手道:“一切听左将军调遣。”
王贲示意李信,一同来到舆图前,指着上面的地形,对李信说道:
“你来看,这代郡东、南、西三面都是高山,北面是略平缓的谷地,我们正可利用这里的地势,给代军摆一个阵势。”
“是否这样”王贲低声,对着李信耳语道。
李信听罢,点了点头道:“将军之计甚妥,就依此计,明日我即带军出发。”
次日,李信整顿军马,告别王贲,先行出发。
此次北伐,秦王共交付王贲十万大军。
经过围歼东胡骑兵一战,损失近千,总体上仍接近十万之数。
除去留守襄平的万名士卒,现在王贲手下,还有近九万大军。
而据线报,代国的公子嘉,收拢和聚集的赵国残军,也有六、七万之众,加上城池地利,防守代郡一城,似乎绰绰有余。
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说的是,当你的兵力是敌人的十倍的时候,就可以包围他;当你的兵力是敌人的五倍时,就可以进攻他。
所以,按照这个标准,九万之军,攻击有城池做依托的六万之军,无论怎样说,都没有什么胜算。
但,这是兵书上说,不是王贲说的。
在王贲的字典里,就没有什么教条的金科玉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是他的战争策略。
就像当初水漫大梁城,从一开始,王贲即预先派人勘察水系情况,就是看到大梁附近水网密集,因地制宜引河水灌城,最后取得了城坏国灭的战果。
此次攻代,也是一样。王贲不会笨到带着九万大军,直接去攻城,打成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对于他来说,只要能智取的,一定不会拼力蛮干。
在他面授给李信的机宜里,对战役布置,做了详尽的计画和安排。
但令人吃惊的是,做为前队的李信,一下子就带走了八万大军,包括那一万精锐骑兵。
这到底是怎么诱敌,难道用主力诱敌吗?
而王贲不慌不忙,待李信军出发的第三日,才整理了一下剩下的一万步卒,也没带什么重型攻城装备,轻装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