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秦时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这样的人,能成为驷车,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门客的谏言最终的吞到了肚子里去。
——
而另一边,蒙恬得到这个消息,也十分惊讶。
“大王任命我为主将,这是信任我啊。”
蒙恬,从小学习儒家君子六艺。这在当时秦国咸阳城内,是非常罕见的。
秦国素来有儒者不入秦之说,当年老子和荀子都曾经来过一次秦国,但是来过之后都走了。
秦国国内,一直是法家为主。
等到秦国逐渐蚕食韩国,又得到了法术势更为厉害的驭臣之术。这些手段和法家理论结合,使得秦国的政治制度越发走向君主专制。
而这个时候,秦国的很多贵族、原有的世家,他们只看到了战争让他们的爵位升高,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身边多出来的齐国人、魏国人、赵国人、楚国人给他们带来的威胁。
思想上的不同,外化为臣子对君王的态度。
像昌平君之流,名义是楚国血脉贵戚,骨子里其实是秦国的老贵族。他们的思想注定他们认为自己是要和嬴政一起谈论政事,一起瓜分天下。
而王绾、隗状等老秦国臣子,他们是秦吏出身,虽然才能广博,但是对于君王,也认为作为臣子,尤其是丞相是和他平等的。
其他的外来臣子,姚贾、郑国、茅焦,他们只是因为身在秦国,只能依附自己才能站稳脚根,所以对嬴政唯命是从。
只有蒙家,他在秦国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强大世家。
蒙氏师儒,尊儒,奉儒。别人都不行君为上,臣为下那一套。但是蒙恬、蒙毅这对兄弟俩,他们和他们父亲蒙武一样,从生下来就学习君尊臣卑那一套。
也许这就是秦昭襄王看重蒙氏的原因,也是嬴政明明在蒙氏兄弟都想着为吏的情况下,却坚持对其委以重任的原因。
只是蒙氏在秦国混乱的臣子组成之中,过去显得十分地不起眼。
但是现在,当嬴政一而再再而三信任蒙恬、蒙毅,对其大为赞赏和提拔之后。
就连蒙氏自己都对这种宠信感到不安起来。
“大王信任蒙氏,愿意让我们为大王开疆拓土,这固然是好事。可是大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这一家子君子,可不会像其他臣子那样,得到了可以出征的机会,就在家里高兴地不能自已。
父子三人都遵从孔子的教诲,儒家的道理,这个时候都保持君子的仪态,没有沾沾自喜。
“明明比我优秀的将军多的是,为什么偏偏是我呢?”蒙恬问着蒙武。
蒙武自己也想不明白。按理说,前些日子,自己带人去向太子求情,大王应该对自己一家人有所忌惮才是,可是大王没有。
嬴政这样忽然霸道专制,忽然又心胸开阔广听谏言,忽然又无视君子谏言只听信小人,忽然又力排众议信任贤名,实在是让人捉摸不透。
反正现在全世界都跟着他转就是了。
只是蒙氏一族还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蒙恬就带着自己家里的族兄这就出发了。
蒙家,那是一个世家啊。每次出征,光是自己的亲兵都可以带千人。
乃至于自己的族兄族叔,也有很多人为将。
这么一场安排下来,蒙家和李信都被嬴政整不会了。
大部分朝臣们也实在是猜测不出嬴政的心思。
只有扶苏、李斯、缭、王绾知道嬴政想做什么。他想不动声色抬高儒家在秦国的影响力。
让臣子都对君王毕恭毕敬的。
但是绝对不要认为,嬴政有喜欢又或者想要重用儒家的想法。
嬴政是法家学说的信徒,这一点是绝对不会改变的。他只是看到了儒家对维护自己政权的有利方面,对于儒家所信仰的那套道理他非常厌恶。
什么民贵君轻,嬴政根本不屑。
那这个时候,秦国已经开始了建立皇帝制度最后一场灭国之战。
这场战役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扶苏却没有出战的机会,人待在咸阳。
他整日在院子里练习剑术。
嬴政听说之后,就把他叫去问话。
“太子怎么总是在家练剑呢?意欲何为?”
嬴政希望自己能吓一下这逆子,让他惧怕自己。
结果扶苏反问嬴政,“君父为什么总是无缘无故欺负大臣呢?”
欺负臣子……这些事根本没有理由,嬴政想干就干了。
嬴政深感扶苏非常有他的风范。
他不仅没有责罚扶苏,还给了他很多大臣们进献的宝贝。
回去后扶苏又在宫里天天练习剑术,甚至于练得比以前更加勤快。
嬴政听说了,虽然表面上颇有微词,但是私底下却认为扶苏非常像他。
很快,父子两人居然因为这样的事情感情更甚从前。
当然,这件事也让吃瓜的臣子们看呆了。
大臣们眼看着太子不动声色化解了一场危机,很多人都在夸赞扶苏。
但是那些三公九卿却看到扶苏的权势非常大了,已经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正在大家感到害怕的时候,父子两人竟然和好了。
怎么不让这些三公九卿感到不可捉摸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