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63章 来找千大夫【1 / 1】

半糖气泡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拓眼中闪过一丝兴味,追问道:“如此有潜力的苗子,可是这几年就要考举人了?”

唐锦成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轻咳两声说道:“老师有所不知,顾霄如今才准备考童生。”

张拓微微一怔,随即爽朗地笑出声:“无妨无妨,起步虽晚,却有这般潜力,往后定不可小觑。”

不过,他也没再多询问顾霄的情况。

清河县的希望?至少等他考上秀才后,才值得关注,毕竟多少被人称赞的天才,最终都折戟在科举路上,多年未能中举。

三人闲聊几句后,气氛渐渐变得严肃起来。

张拓身为正五品的省城提举常平司管院,手握着实权。同他一起来的年轻人叫姜正安,是吏部从五品员外郎,官职略低于张拓。

虽说职位略低,可姜正安是京官,背后是京城数得上号的大氏族姜家,人脉错综复杂,势力庞大。年纪轻轻就身居此位,能力自然不容小觑。

姜正安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锐利:“此次前来,公务在身,首要之事便是彻查这沂水县的贪污案。这案子致使河堤坍塌,牵扯极广,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我奉命与张大人一同巡查,自当竭尽全力。”

张拓微微点头,三人又商讨了一番对策,便听到门口传来脚步声,是店小二上楼来上菜了。

店小二态度极为恭顺,点头哈腰,与之前对待聂芊芊一行人的傲慢态度截然不同。

张拓对饭菜的味道很是满意,没想到在清河县也能吃上如此地道的美食,这里的广聚轩味道一点都不逊于省城那家。

姜正安在京城,吃过不少珍馐美食,自然不会觉得这饭菜味道有多惊艳,却同样觉得能在这偏安一隅的清河县吃到这样的美食,很是难得。

唐锦成夹了一块香酥鸭放入口中,鸭子外酥里嫩,可不知是不是近期总吃刘燕送来的饭菜,习惯了那口味,竟觉得这菜比不上刘燕做的好吃。

有店小二上菜,自是不能讨论案子的事情。姜正安饮了一杯茶,说道:“除此之外,我此次来还有一事。家妹前段时间来过清河县,回家时曾提及此地有位神医千大夫,医术精湛,妙手回春。家母近来身体抱恙,精神愈发不济,我也想趁此机会,与千大夫确认去省城治病的具体时间,好让家母早日康复。”

唐锦成心中猛地一动,旁人浑然不知,他却清楚得很,这千大夫,此刻就在这广聚轩中,不是旁人,正是聂芊芊。

回想起初见聂芊芊,她展露的医术便已不凡,引得张馆长格外重视,可唐锦成着实未曾料到,短短时日,她的声名竟已远扬,引得姜正安这样出身名门之人,赶来清河县相请,当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他坐在二楼雅间的窗边,透过那细微的窗缝,恰好将聂芊芊一行人尽收眼底。

此时的聂芊芊,笑语晏晏,举手投足间尽显从容与自信,正热情地给众人添菜,模样与初见时被聂家诬告、浑身狼狈的她判若两人。

刘燕坐在一旁,衣着得体,发髻整洁,目光始终紧紧追随着聂芊芊与团团,满是关切与疼爱。

眼前的场景,让唐锦成不禁感叹,仅仅数月未见,聂芊芊和刘燕就像换了个人,将日子经营得风生水起,打破了唐锦成过往对女子的认知,让他头一次意识到,原来女子也能这般独立、坚强,在困境中破茧成蝶,把生活过得熠熠生辉 。

在聂芊芊这一桌,众人围坐一团,热热闹闹的吃着饭。就在这时,邻桌走来一对母女。

母亲身形单薄,身着一件洗得泛白的衣裳,头发有些枯黄,夹杂着不少银丝。女儿名为苏檀儿,和聂芊芊年纪相仿,身姿清瘦,虽谈不上多漂亮,却很有朝气,眼睛不大,清澈明亮,笑起来弯成月牙,一头乌发随意地用一根破旧的布条扎在脑后,几缕碎发在脸颊旁,添了几分俏皮。

两人点的菜不多,只点了两道,与聂芊芊这满满一桌丰盛菜肴形成鲜明对比。前来点菜的,正是之前那个店小二,见她们只点两道菜,嘴角立刻浮起一丝不屑,态度愈发傲慢,草草问了句便不耐烦地转身离开。

苏檀儿拿起茶壶,给她娘倒了一杯茶,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说道:“娘,你先喝口茶水,我听说广聚轩的茶叶都是上好的雨前龙井,您快尝尝。”

馥娘抬手接过茶杯,轻轻放到鼻尖嗅了嗅,然而,只闻到若有若无的香气,她心里一紧,一阵难过涌上心头,可她不愿让女儿察觉,只是微微抿了抿唇,面上依旧带着温和的笑意,喝了一口茶。

股清新的茶香瞬间在口腔中散开,馥娘不禁一怔,原来这就是好茶的滋味。

“真是好茶,檀儿,你也尝尝。”她笑着对女儿说道。

上菜的店小二听到这话,忍不住撇了撇嘴,小声嘟囔着:“真是没见识的一家人,这不过是最普通的茶叶,还当个宝贝。

他把菜往桌上一放,转身就走,连菜品都懒得介绍。

苏檀儿瞧见店小二这副模样,气得悄悄朝着他的背影翻了个白眼。这一幕恰好被聂芊芊看到,聂芊芊嘴角微微上扬,觉得这姑娘直率可爱。

苏檀儿很快收拾好心情,把注意力转移到桌上的菜肴上。她点的是糖醋鲤鱼和翡翠白玉汤,两道菜摆盘精致,鲤鱼身上划着均匀的花刀,浇上红亮酸甜的酱汁,旁边还点缀着嫩绿的香菜;翡翠白玉汤里,豆腐洁白如玉,菠菜翠绿鲜嫩,看着就令人垂涎,香气扑鼻而来,当真色香味俱全。

可她没想到的是,这菜量竟如此之小。她暗自想着,自己少吃一点也无妨,一定要让娘多吃些。

苏檀儿夹起一块鱼肉,地放到母亲碗里,说道:“娘,您快趁热吃,我听东家提过,这广聚轩的糖醋鲤鱼味道好极了。”

馥娘满眼慈爱地看着女儿,思绪飘回到过去。檀儿爹走得早,母女俩相依为命。这些年,家里全靠她做制香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檀儿从小就懂事,知道家里穷,十分自立,小时候性子像个男孩子,整天风风火火,帮着她做各种粗活累活。这几年跟着她学制香料,做着这女人家的营生,才慢慢学着打扮,越来越有女孩子的模样。

馥娘夹起鱼肉,凑近鼻子努力地嗅着,费了好大劲,才捕捉到一丝肉香。不过,就这一点点香味,也让她的脸上绽放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馥娘是个制香人,长期在香料堆里忙碌,嗅觉已经越来越迟钝,慢慢退化,她心里清楚,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彻底闻不到味道,到那时,这门手艺也就做不下去了。一旦做不了制香,她就只能去揽些浆洗衣服的苦力活儿,家里的重担就要全部落在檀儿身上。想到这儿,嘴里的鱼肉瞬间没了滋味,像嚼着蜡一般。

她年轻时就守了寡,这些年一个人拉扯孩子长大,其中的艰难困苦只有自己清楚。为了多挣些钱,她常常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忙到深夜,腰累得时常酸痛。她也曾想过再找个依靠,可一想到后爹可能对檀儿不好,便咬着牙独自坚持了下来。

这些年,有檀儿在身边,看着孩子健康成长,她觉得再苦再累都值得。可一想到檀儿以后可能要重蹈自己的覆辙,再过十几年也会失去嗅觉,她的心就像被刀绞一样。

她抬眼看向檀儿,女儿正笑意盈盈地看着她,那灿烂的笑容仿佛能驱散世间所有阴霾。她强忍着内心的酸楚,努力挤出一个笑容,说道:“娘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菜,多亏了檀儿,娘才能享这个福。”

她细细咀嚼着每一口食物,感受着饭菜的温度,更品味着女儿的一片孝心。

苏檀儿见母亲吃得开心,这才放心地动起筷子,边吃边说:“嗯!真好吃,这广聚轩果然名不虚传!娘,您放心,将来檀儿一定努力赚银子,带您吃更多好吃的,天天都像今天这样。”

苏檀儿对味道格外敏感,母亲嗅觉的变化她又怎会察觉不到。正因为如此,她才没日没夜地制香,辛苦攒了许久的银子,就为了能让母亲在嗅觉还没完全丧失前,来这清河县最有名的广聚轩,尝一尝这难得的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