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三百七十二章 李隆基怒骂李贼,威望【4 / 6】

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且哥舒翰掌控的是以彍骑为主的军队,并非全得军心。

杨国忠见罢,只能退下。

在高力士的搀扶下,李隆基步履蹒跚进入内殿。

“玉环,我又相信了一个白眼狼。我辜负过李七郎吗,他为什么要起兵?”

李隆基老泪纵横,又对他的玉环娘子问出这个问题。

“圣人,天下会安定的…”

杨玉环不留痕迹地擦拭过泪水,才转过身来,向李隆基安慰道。

即便是此时的杨玉环,看着眼前的老人也觉得很可怜。

虽然没有真情,但万千宠爱在一身,她不可能没有感触。

哪怕她再喜欢李七郎,如果国家亡了,李隆基死了,她也没有颜面再活着。

“玉环,我怕啊!”

“列祖列宗的江山,怎么被我弄成这个样子。我做错了什么?”

在杨玉环面前,李隆基说出心里话,没有伪装。

即便他刚才向杨国忠安排抵挡“李贼”,但他知道李瑄的强大,和在河陇的威望。

正如他所说,他害怕。

害怕一觉醒来,失去全部。像亡国之君一样凄惨。

这一次,李隆基主动脱下自己的帽子。

几乎是满头的白发。

两个月前,他没有这么多白发。

杨玉环无言以对,泪水再次流下。

错在对她的宠幸!

是她错了。

如果她早点识破安禄山,不留情面的将姐妹兄弟留在剑南,是不是可以避免灾祸呢?

如果李瑄一直在宰相的位置上,变法顺利,会不会有这次叛变呢?

“明明很强大啊!古往今来,有谁的功绩能比上我?”

李隆基又走到挂在殿中的地图前,一寸一寸抚摸着大唐的版图。

东西南北跨地万里的版图,前无古人啊!

他抚摸到青海,抚摸到吐蕃,抚摸到回纥,抚摸到河中,抚摸到里海…

那开疆扩土,竟一人所为。

“他…会来到长安吗?”

李隆基不禁又失声痛哭。

人终非草木,杨玉环来到李隆基身边安抚无助的李隆基,直到他恢复冷静。

不久后,杨国忠再次来报,裴泛、姜度等李瑄的岳母和家人,都已经逃之夭夭。

现在只期望禁军能将李适之追回来。

又是惊动长安的一天!

在过年的前夕,李瑄造反!

一个边帅的家人,质子逃出长安,唯有用造反解释,没有任何辩解的空间。

王莽谦恭未篡时!

结合种种,有理由怀疑李瑄蓄谋已久。

人们不禁用昔日的王莽,与李瑄画上等号。

简直太像了!

不过李瑄的功绩,碾压王莽。

王公大臣们不知道玉门关该怎么堵上。

豪强已经在瑟瑟发抖中。

那个被胡人称为天将军的男子,毫无疑问的骁勇善战。

或许燕云铁骑和安西铁骑一样强大,但安禄山从来都不配与李瑄相提并论。

是李隆基将安禄山抬到不属于自己的高度。

当然,李瑄的人设崩塌,使官吏、士族、百姓,对李瑄的评价两极分化。

但大多数都是负面评论。

谋反是大逆不道,为华夏族根深蒂固的思想。

臣事君,像是儿子孝顺父亲一样理所应当。

李瑄也不能例外!

在李瑄谋逆的消息传出来,李适之的朋友,赶紧与李适之划清界限,生怕气头上的李隆基把他们宰了。

一些诗人引经据典,抨击李瑄是王莽、曹操;更有甚者,骂李瑄如董卓一般。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七郎啊,李七郎。我相信你看得更远一筹!”

王维在过年这一天,读出李瑄拜相时所做的一首诗。

他很感慨!

“恩相,我料定东北的灾祸,却从未怀疑过您呐!您在灯火阑珊处的时候,找寻的是这个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