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唐玄龙旗,税制改革【2 / 4】

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既然分地,就必须让土地兼并的豪强将土地吐出。

大部分土地,掌控在小部分人手中。一旦农民遇到天灾,食不果腹,起义是必然的事情。

锦衣卫先宣传到位,将损失降到最低。

自古以来,豪强大族成气候的也有不少。

百姓一旦被忽悠,就会盲从。

就像这次安禄山叛乱,除了地痞无赖外,有不少良家百姓参与其中。

李瑄又和廖峥嵘商议一些其他要事后,使廖峥嵘退下准备。

通过天策府,秘书监,锦衣卫,将国家牢牢把控。

三省六部的朝廷机构,实际上可以被视为后世的“内阁”,只管国内改革发展,整饬吏治。

“启奏至尊,东北传来消息,契丹、奚、同罗,进攻室韦和渤海国,大败而回!”

廖峥嵘走后不久,兵部尚书封常清将此重要军事禀告给李瑄。

“奚与契丹,在安禄山之乱中,精锐丧失大半,其部落又极为分裂。未能成功,也在意料之中。”

李瑄不觉得意外。

安禄山死亡后,奚、契丹、同罗,立刻倒戈,向大唐求和。

奚与契丹几乎倾国之力,帮助安禄山进攻大唐。

入时猖狂,败则投降!

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所以李瑄使用驱狼吞虎之计,让奚、契丹、同罗去进攻室韦,以及以黑水靺鞨为主的渤海国。

如果不攻,唐军就征伐他们。

当前,奚、契丹,除了东北一带,他们无地可去。总不可能与回纥抢地盘吧?

借磨延啜一个胆子,他也不敢去庇护奚、契丹。

可惜,奚、契丹元气大伤,春季发兵,短短一个月时间,就被室韦、靺鞨大败。

此消息为平卢都督王思礼快马传来。

“陛下,趁靺鞨、室韦,一而再再而三元气大伤,可令东北诸都督府派骑出征,将两国打败。”

封常清建议道。

自上次陈述后,他知道东北对大唐的重要性。

一百多年来,不断地降、叛,也不是办法。

只有将他们灭亡,像迁高句丽一样,将他们迁入大唐,才能一劳永逸。

“恩!传诏,令太原都督郭子仪、范阳都督李光弼、平卢都督王思礼。只率领骑兵,以及驽马、骆驼,深入东北,进攻室韦、渤海国。我们有众多靺鞨、室韦俘虏,让他们为大军带路。”

靺鞨、室韦,先后经历大战,损兵折将,李瑄不想放过此次机会。

在他心目中,那一块宝地,比西域更适合移民。

事实上,室韦和渤海国,都是农牧合一的民族,他们种植有五谷。

三都督府距离最近,共计出骑兵五万,有契丹、奚部辅助,必可马到成功。

“遵旨!”

封常清领命后,着手拟定诏书。

西南与东北一定,国家就可彻底停止刀兵,全力发展。

即便现在的战斗,也只是属于局部战争。唐军离敌人的距离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骑兵队伍携带一定粮食,带着牛羊行军,不会浪费太多时间。

四月十日,太极殿,朝会。

“陛下至…”

“臣等拜见陛下…”

文武百官向李瑄行礼。

自李瑄登基称帝后,不再在中书省政事堂议事,而是固定在太极殿中。

“众卿平身!”

李瑄已稍加适应皇帝的尊位,龙袍在身,冕旒在首,君临天下。

他立志成为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常夙兴夜寐,规划地方事务。

还有诸多事情要做,忙不过来。他也深知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

一定要将基础打好,他才能更深化地颁布策令。

“谢陛下!”

文武百官向李瑄拜谢道。

“今日朝会,朕向诸卿展示一物。”

朝会一开始,李瑄令秘书监学士,捧着一物,从幕后而出,来到朝臣中间的香案前。

文武百官一眨不眨地看着,想知道李瑄要搞什么花样。

李瑄的奇思妙想多不胜数,那高屋建瓴的风格。

有的时候高瞻远瞩,他们也不得不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