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四百二十五章 咸阳城外,盛世前的鼓角声【2 / 5】

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非常怜惜。

他不想以最大恶意去揣测,希望她们的父母,有的确实有难处,迫不得已将自己的父母遗弃。

而李瑄的举动,震惊堂主王青山。

这可是皇帝,在百姓心中胜过李世民的至尊。

竟能这样屈身。

真如传说中一样,心怀苍生。

官吏们知道,至尊一直以来践行仁德。

哪怕上位不是很光彩,仁德之心依旧在。

特别是皇宫之中,禁止选秀。

李瑄的理由很简单:苍生皆苦,色比德重乎?

意思是百姓还在受苦,君王哪能不去操劳天下事,而藏于明媚后宫呢?

从三宫六院到宦官,什么宗庙社稷大事,说得冠冕堂皇,无非就是皇帝一己之私罢了!

“小郎,你叫什么?”

李瑄又问旁边的一名小男孩,他的脸较为粗糙。

“至…尊,此孩儿不能听,不能言。草民为他起名为王明。”

王青山向李瑄说道,语气颤抖紧张,他只是连乡试都不能的穷酸书生。

官府招募慈幼堂管理者的要求是识字,许多文人因轻贱而不愿,他因养家糊口而来。

几年下来,历经磨难,也与孩童们产生感情。

在不忙的时候,用他浅薄的知识,教一些孩童识字。

“他可感受到我的声音。”

慈幼堂是一个令李瑄难过的地方,他起身吩咐禁军大将军薛错:“去杀两只羊,炖肉给孩子们吃。”

“遵旨!”

薛错退下去吩咐。

安抚一番小孩儿,他又在王青山的带领下,进入内屋,看望简陋房屋内的婴儿。

没有母乳,状态不是很好。

“现慈幼堂有多少孩童,岁数几何?”

李瑄向王青山问道。

“回至尊。咸阳慈幼堂自天宝七载建立,彼时已收揽弃婴。历经多年,现慈幼堂有婴孩七十八位,最小者月余,最大者已十岁。”

王青山向李瑄回答道,

慈幼堂属于大唐所提倡的“仁”,与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符合。

李瑄建立慈幼堂,无疑是浪费钱财的。

但这是阳谋,哪怕与李瑄政见不同,也无法去拒绝,怕被戳脊梁骨。

杨国忠够自私自利了,他只敢削减慈幼堂资费,不敢取消慈幼堂。

“婴儿都吃什么?”

李瑄又问王青山。

“只有米粥,偶尔请咸阳城中一些奶水充足的妇女喂一次。”

王青山回答道。

“营养不足,婴儿夭折不少吧!”

李瑄听到这话,立刻联想到这一点。

“三四个孩子,只能一个养大。”

王青山已亲手掩埋不少婴儿,有些弃婴一送到济生堂,就已无药可救。

“布局慈幼堂,任重而道远!”

李瑄缓缓说道。

他心中的计划,穷其一生,不知能否普及。

尽快让所有慈幼堂拥有棉衣棉被。

牛奶通过消毒,制成奶粉,到达慈幼堂,才能使夭折率降低。

同样,也可应用于普通百姓家中。

在慈幼堂外转一圈,李瑄看到慈幼堂的耕地。

一共上百亩,由王青山和雇佣的妇女耕种。

很一般,需要官府补助。

等慈幼堂的孩子长大后,还需要分配一些田地。

窥一斑而见全豹,李瑄通过临近长安的咸阳慈幼堂,已经差不多可以预料诸郡慈幼堂的状况。

地方上,慈幼堂只是普及到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