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四百三十一章 河北河南光复,中原大地的耕种实力【1 / 5】

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洛阳。

在风气上,河南河北和关中地区没什么不同。

百姓在得知除贱为良的诏书后,一样的欢呼雀跃。

李瑄如天降英雄,平定叛乱。

又免去两京古道、荥阳、陈留、河北等地的赋税,使百姓感恩戴德。

现在又要打豪强,分土地。

怎会不支持呢?

李瑄派遣严庄来啃河南河北的硬骨头。

洛阳的豪强大族虽被安禄山叛军洗劫一遍,但他们的耕地还在。

不可否认,河北的义军、乡勇有诸多豪强大族的支持。

是他们与太守联手,才使李光弼、郭子仪到来之前,安禄山也要顾及大后方。

那些投降安禄山的豪强大族,早就被清洗。

现在朝廷再对付河南河北的豪强大族,有点卸磨杀驴的味道。

而且大唐的河南道,占据大部分华北平原,直至东海。

与淮南、河北相连,属于大唐最核心的一块区域。

严庄为表现自己的价值,也是绞尽脑汁。

河南河北百废待兴,在他看来,在这里除贱为良,比江南都麻烦。

完成任务,也要分三六九等。

与洛阳禁军、都督府兵、县卒配合,直接与豪强火拼,倒是能完成任务,却是最差的效果。

尽量避免伤害,释放农奴,才是为今之计。

在山高皇帝远的地带,逃户、农奴,当以百万计算。

有计策后,严庄在洛阳统筹,只是让地方郡守、县令去按照朝廷的诏书进行除贱为良。

等有结果后,再向他汇报。

但这种消极的举动,让河南尹高适对严庄不满。

高适曾作脍炙人口的《燕歌行》,讽刺范阳军各种弊病,和对范阳军队的担忧。

事实证明,他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

如严庄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他自然不会放在眼里,随即上奏弹劾严庄。

高适也是士族,但他和杨绾一样,都属于穷困潦倒的士族。

那些田连阡陌的士族,失去清明,不配再称作大姓。

于是,高适在洛阳一带主持除贱为良,非常激进。

对半死不活的洛阳豪强一顿痛打,广收洛阳盆地的耕地。

河南尹,掌握河南府。

实际上也算是一个郡级单位,在安禄山叛乱前,河南府一度有人口一百二十万人。

因安史之乱,锐减至八十万不到。

不可能全部死于叛军之手,更多的是隐为逃户,或沦为农奴。

高适对大族一个个严查,并派人到深山寻找逃户,宣扬新帝即位的德政,使他们能归于平原。

前前后后,高适找回三万多名逃户,赦免八万多名农奴,毁去二十万张契约。

将籍外之田,隐匿之田重新登记。

至于河南府以外的其他郡县,除贱为良时就比较缓慢了。

那里各方势力蟠根错节,互相遮掩。

即便有的太守是李瑄的亲信,但县令与地方豪强大族牵扯太深。

关乎性命之事。

下方一挡再挡,一拦再拦,阳奉阴违。

比如雎阳郡。

雎阳是一个超级大郡,人口比河西、陇右加起来,还要多二十万人。

和历史上不同,现雎阳未经过战火的洗礼。

雎阳豪强大族又自持有功,许远、张巡在出击叛军的时候,他们捐赠不少粮草。

现在朝廷下令释放农奴,检查田地,这是要他们命啊!

在大唐,除非是官吏,或有爵位、军功加身。另外有合法合规的契约,买永业田。

否则全部没收,并处罚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