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翌日朝会,以李岘牵头,将昨日与李瑄交谈的事宜,一一提出。
得到文武百官的疑惑与响应。
相比于宵禁制度取销的试行,改为行省制,合并部门。
增加文部尚书、商部尚书、农部尚书,才是重磅话题。
更改中央官吏的品秩,使中央的官吏的权威,大于地方。
太守晋升为巡抚。
巡抚晋升为侍郎。
这才是常态。
否则侍郎只是正四品,而上郡太守从三品。比侍郎品秩高。
以前郡太守升迁,可直接为宰相。
这是变相加强地方官吏的威势。
今后,只有巡抚升为侍郎,然后侍郎升尚书,成为一品大员。
盛世要有严格的升迁制度,而非皇帝以喜好将一个资历不足的官吏升迁。
如李隆基一样,几年就使杨国忠这个白身,一跃成为首席宰相。
天下怎会不出乱子?
下方的大臣,谁会心服?
若无升迁动力,朝堂之上会一片死寂。
九品十八阶,最重要的就是明确升迁制度。
从九品,到达正一品。
确立不得直接提拔三阶以上。
也就是说,从九品的官吏若是被提拔。
最多提拔到正八品。
正八品,一次最多提拔到从六品。
这只是理论上。
实际上到达巡抚这个级别,能提升一阶到达中央任侍郎,就算为高升。
也可以说,一个地方官吏想要拜相,就得担任巡抚,让朝廷看到其执政能力。
九品十八阶和行省制度,改尚书九部。
稍一争辩,就得到文武百官的认同。
有太多官吏是既得利益者。
谁都想升官,得到更好的福利待遇。
同样的,那些诸寺长吏,都是李瑄的兄长、岳父之类。
李瑄早就向他们通过气,他们不可能反对。
正是因为要兼并这些部门,李瑄才将自己的兄弟和岳父任命为九寺主吏。
五监之中,军器监并入天策府的兵器院。
国子监并入智慧宫。
少府监与太府寺合并。
将作监并入工部。
都水监并入将来的农部。
朝会结束,传召郡县,使天下太守哗然。
朝廷明确于于乾元五载元月开始,设立行省。可在管辖的郡县代替朝廷行财政、监察之事。
这和汉代的刺史不同。
刺史只是监察官吏,而巡抚直接是太守的上级。
当然,没有军权,巡抚无法和汉末的州牧比较。
但一旦成为巡抚,从数百太守中脱颖而出,更能引起朝廷注意,能决定将来是否更进一步。
二十四个行省,并不对应省内的都督府。
也就是说,一个行省可能拥有两个都督府的军队。
其行政主官难以与军事主官沆瀣一气。
巡抚虽主要管理地方,但中央会经常派遣监察御史,皇帝会通过锦衣卫暗察地方。
若一省出现大变动,必会问责巡抚。
地方官吏不乏有志者,他们喜出望外。
朝廷声明,第一任巡抚在太守中挑选。
也就是说最少二十四名太守有机会升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