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叶护太子再次求见,得到李瑄的批准。
现李瑄正在政事堂与宰相们商议军政要事。
关于整肃道、佛风气之事,已完成的七七八八。
在这期间,朝廷禁止再造新的寺庙、道观,禁止铸造佛像、道像。
李瑄一视同仁,连国教道教都一并打击。
由于道教是国教,大唐上下的“伪道士”非常多,“女冠”就是其中的一种。
他们白白拿着朝廷的衣赐,贪图享乐。
早已忘了“道经”。
而且佛教、道教劝导平民百姓柔弱,非常不符合李瑄的开拓精神。
这个时代,是李瑄开启的大争之世,百姓要自强自立,能在李瑄一声令下,远涉千万里。
而非求佛问道。
所以除了长安、洛阳的的几个官方道观以外。地方上数以千计的道观已停止衣赐。
按照人头分田地,和僧人一般,自食其力。
以前武则天包庇僧侣,李隆基包庇道士,使僧侣、道士行恶霸之事,土地兼并。
上行下效,催生的风气足以摧毁国家的根基。
是以,经过肃清道、佛以后,国家得以释放“无籍之农”五十六万余户。
共人口二百八十八万余人,分布在天下郡县。
勒令还俗、自愿还俗的道士、僧人超过十一万三千人。
是开元初年打击僧人还俗的十倍。
国家新登记的耕地有三千二百万亩。
朝廷将再次增添一笔庞大税收。
同时,大唐也做了一些人员调动。
趁着更改官制未得开始,李瑄下令范阳太守李泌于今年六月结束任期,任兵部侍郎。
兵部侍郎有两名,除张兴外,原本的岑参被任命为安西大都护,所以空缺下来。
侍郎,才是进而拜宰相的基石。
在范阳的三四年来,李泌内整政务,重安庶民,招抚胡部,使范阳一扫安禄山叛乱带来的颓势,趋于稳定。
在征伐渤海国、黑水靺鞨、室韦的时候,以李泌为首的河北诸地,对粮草辎重的运送起到关键的作用。
李泌除了是个道士,让许多大臣颇有微词,但其他方面,没有什么令人诟病的。
一个纯粹的道士,不食荤腥、不近女色。
历史上的李泌被强迫娶妻生子,处境和鸠摩罗什差不多。
为官之时,李泌更不可能贪污受贿。
在政绩上,没有人能说三道四。
更何况人们都明白李泌在天宝四载的时候就跟随李瑄,为李瑄出谋画策。是李瑄“拨乱反正”的功臣。
李泌离任后,李瑄将范阳长史关播提拔,任新的范阳太守,继续李泌在范阳的政策。
“现在文官九品十八阶,即将颁布。朕认为武将不适合套于文官体系之中。军事为政治的延伸,古往今来,武将霍乱国家,比比皆是。出将入相虽然好听,但带来的祸患,需要天下苍生去承受。我等一定要最大程度去杜绝将来武将干政,也更能体现武将的身份,使大唐将士更为纯粹。”
“兵部的改革只是第一步,天策府的建立为第二步。由兵部进行招兵、训练新兵、发军饷、抚恤等事宜。天策府执行征伐、后勤、兵甲等策令。使军队为国家发展和百姓安定保驾护航。”
“最后一步,则废除武官品级,废除勋。一律采用军衔制,以军衔标榜身份。而军队的构成则更简洁。”
“十人一伍,设伍长;五伍设一队,另有队长、副队长、号手、执旗手等;五队设一营,以营长为首;四营设一团,由团长为首。三到五个团,组成一军,由军长为首。一个都督府由若干军长组成,此为武将官职。”
“除官,还有衔。”
“从低到高,依次分为新兵、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大校、少将军、中将军、上将军、大将军、元帅。有如吐蕃告身一般的装饰佩戴肩上,一目了然。”
“如少尉享正九品官吏待遇…少校享正七品官吏待遇…大校享正五品官吏待遇;少将军享从三品官吏待遇;中将军享从二品官吏待遇;上将军享正二品官吏待遇;大将军享从一品官吏待遇;元帅享正一品官吏待遇…”
已经是乾元四载,李瑄徐徐地向宰相们说起军制改革的最后一步。
早在天宝年间,李瑄任陇右节度使的时候,就有颁布军衔的念想。
吐蕃凭借告身制度,使普通武士一眼就知道吐蕃将领的地位,在军队散乱、分击的时候,听命于告身最高者。
而军衔制度,是吐蕃告身制度的最终升级版。
它明确上下级关系,拥有增强将士责任心和荣誉感、在关键时刻促进指挥和管理的好处。
现在变革一步步完成,除贱为良趋于安稳,时机已然成熟。
明确军制,使士卒心中接受军衔制度,文武分家。
李瑄也没有完全堵住“军功入相”之路。
兵部尚书,是军功入相的机会。
“启奏至尊,新改军制,第一次入衔的将领等级,犹为关键。”
众人看完军衔制度的方案,一阵思索讨论后,尚书左仆射裴遵庆将自己的想法说出。
九品十八阶,重整官制的时候,李瑄就禁止为都督、副都督、都督府长史、将军、郎将、衙将等高低将领划定品级。
那时候,宰相们就知道至尊心中有其他想法。
事实上,武将也很着急。
九品十八阶已经人尽皆知,就差实行。
但九部尚书成为从一品大员,锦衣卫指挥使也成了一品大员。
连侍郎都大跨越变成正二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