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四百五十三章 新朱雀大街,供奉凌烟阁【2 / 4】

落叶凋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要夸人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国家风气到达前所未有的地步,文人士子积极向上。

都想在这个时代“博取功名”,完成“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

实在不行,再遵从至尊的意志,回归乡里,在乡学教书育人,薪尽火传,为国家发展尽绵薄之力。

当首席宰相的道歉文章出现在大唐月报的头版头条时。

人们认为是时代大变的开始。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尊崇儒家精神。去强调个人责任,而非个人权力。

天下人更直观地去感受什么是宰相。

到达这个位置,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责任心,以及何等品德。

九月初五。

李瑄带着文武百官,来到明德门前,举行一场盛大的开工仪式。

大唐第一条水泥路,从明德门到朱雀门。

由原本的水泥路,代替朱雀大街。

虽然不长,但却非常宽阔。

这一小步的跨越,将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步。

经过一年多的烧制,大唐发动上万壮夫,将长安北方烧制的水泥,以及远道而来的沙子,大小石块,黏土,运送至明德门外。

从今日起,凡水泥路修到的地方,一律不得通行。

若在水泥凝聚前,破坏道路,必遭受重惩。

百姓和商人从其他门,经过坊市绕道。

现在各坊门日夜不会关闭。

朱雀大街水泥路宽阔,中间两条车道,一条行车,一条走马驴骆驼。

两侧分别有两条,通行人。

待朱雀大街完全竣工,就会修连通各坊市较窄的水泥路,连排水系统也会重新构建。

以免如天宝十三载的暴雨一样,使长安城内如一片泽国。

工人们已经熟知如何分配比例,反复练习过修道路的步骤。

他们有信心一举将新朱雀大街贯通。

修长安水泥路,是为两京古道做好准备。

这个时代,没有离谱的重型车辆,一条路保持二十年应该不成问题。

虽然性价比不高,一切都是从零到有的开始。

毕竟这个时代无法大量提取沥青,想修建贯通南北的柏油路不现实。

当务之急,是多建立水泥厂,烧制更多水泥,筛选更多沙石。

随着李瑄将第一锄头抡下,代表着水泥路正式动工。

百姓无比好奇。

但有至尊的命令,他们都不敢靠近。

直到一个多月后,第一截百丈长的水泥路允许踏上后,长安的百姓和达官贵人都非常震惊。

宽阔的水泥路,分离的车道,可以容纳十辆马车并行。

牲畜道的宽阔比车道不遑多让。

每一道,都有木栏阻挡,可以种植一些花卉,灌木。

两条行人道路各有三丈宽,旁边也可以允许商贩摆摊,彻底将行人道路与车马隔开。

路面光滑,如一块巨大的石板一样。

一旦完成,下雨后不再担心道路泥泞。

这是民生的福祉。

比修建宫殿好过一万倍。

且百姓修水泥路,在防护到位的情况下,几乎不会出现伤亡。

窥一斑而见全豹。

第一截朱雀大街完成后,百姓在城中情不自禁高呼“万岁”。

他们激动地在允许的区域手舞足蹈。

从老人到妇女,每个人都想提前踏上一次水泥路。

更有一些百姓,自发参加城外的劳作,运送水泥、沙石到长安城中,进行下一段施工进展。

告示有言,水泥路要从每一个坊的坊道上通过。

百姓期盼城中四通八达的道路网早日形成。

有人欢喜有人愁。

在长安热热闹闹,对未来心驰神往的时候,一则消息震动回纥单于城。

“碰!”

“呸!天朝上国,天可汗。真是可耻又可笑。不仅扣押我们的金银珠宝,还否认先可汗的遗诏…”

回纥王宫中,移地健猛拍桌子,他的肺都快气炸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但大唐吃了回纥那么多黄金,竟又声言讨伐。

李瑄这是要拥护叶护太子那个懦夫,和他对抗到底。

“早该猜到李瑄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唯有整军备战,捍卫王庭权力。”

莫贺达干此时已经被任命回纥宰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