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763章 入宫【1 / 1】

光头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南京不是济南,也不是挂着中都名号的凤阳,而是实打实的大明都城。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明人绘制(南都繁会图),被称之为大明版的清明上河园。

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穿城四十里,沿城一转有一百二十多里。城里几十条大街,几百条小巷,都是人烟稠集,金粉楼台,城里秦淮,水满之时,画船箫鼓,昼夜不绝。

城里城外,琳宫梵宇,碧瓦朱甍。

大街小巷,和共起来,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处……到晚来,两边酒楼上明角灯笼,每条街道上足有几千盏,照耀如同白日,走路人并不带灯笼。

这就是此时的大明,南京城。

太祖高皇帝在这里立国。

太宗文皇帝在这里登基。

这里有着一整套的行政体系,是大明的南都。

因为经过济南的事情,御驾并未有在城门处停留的安排。

而在城墙之上,除了一脸戒备,站着笔直的士兵之外,还有三十余名画师在城墙上的各个角落,紧急的画着他们眼中规模宏大的迎接仪式。,御驾从远到近的景象,他们分批记载,等到画完之后,在统一誊录,“帝入南京出警图”,与朱见深曾经出京时候得“帝出京师出警图”相互补充。

两幅图按照计划完成装订誊画,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每幅图都有二十米宽,八十米长,完成之后,就会成为大明的国宝级名画,成为民族的无价之宝,是清明上河图的十五倍,侧面描写环境,着重书画人物。

整齐的军队,骑在马上的仪仗队,拿着肃静牌子开路的护卫和排成两列的旗手,还有穿着冕服威严的皇帝,虽然这些画师并未在路上见过皇帝,可也要将马辇给画成步辇,将皇帝的样貌也画出来,其他人包括官员,大多数都是侧着脸的,只有皇帝出现再画中是正视面貌,且人物要比周边的人物大上一圈。

颜色鲜艳、款式华丽的官服,威严的盔甲,也是此画的精华。

明朝特有的罩甲都穿在手持云盖的锦衣卫身上。

皇帝、护卫、仪仗、侍从、随行百官都被收入两幅画中,留待后人,声势浩大,场面宏伟,就是在显摆此时大明国力的强盛。

“跪……”

文武官员,浩浩荡荡两百余人听到声音之后,整齐的跪下身去。

“山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再山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坐在马辇之中的朱见深在官员们的山呼声中,进入了南京城。

等到朱见深的马辇,护卫进入南京城后,鼓乐声才响起来。

而朱见深也真正的进入了老朱家梦开始的地方……

朱元璋在攻占金陵后,曾向谋士征求意见,有一位名叫朱升的谋士,对朱元璋说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九字真言,换算成现代人的认知,通俗易懂,猥琐发育,不要浪,我们能赢……

而朱元璋也是听取了朱升的意见,将南京城修成了一座铜墙铁壁的巨城,号称“只有燕子能飞进来的城墙”,而后,燕王进来了……

此时的南京城主道,通往皇城的道路上已经戒严,街道的两旁除了士兵之外,再无他人。

御驾并没有丝毫的停留。

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御驾终于到了皇城。

御驾先是绕皇城一圈。

再马辇之中的朱见深一直都再看着这座威严的皇城。

自己老祖宗朱元璋曾住过的皇城,当然也是建文皇帝朱允炆曾经住过的皇城。

南京的故宫没有北京的庞大,可主体三大建筑,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还是存在的,还有皇帝的后宫,奉先殿、柔仪殿、春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和御花园,直到后宰门的玉带河为止……

朱见深看到了太庙,看到了社稷坛。

这次入宫,从南而进,也就是南京故宫大名鼎鼎的洪武门。

朱见深下了马辇,带着京师的文武百官步行进入,沿着御道,一直行进,而后官员与朱见深分开行进,官员们前往奉天殿,而朱见深前往乾清宫更衣,接受南京六部都察院,以及江南各地五品之上文武官员的朝拜,当然再接受朝拜之后,皇帝也会召人入奉天殿面圣,这个名单也是根据官职的品级所定,因为人数太多了,不可能让那么多人都进入到奉天殿中。

而朱见深在早就收拾好的乾清宫,在十几名宫女的伺候下,穿上了十二章衮服,后便步行前往奉天殿。

此时金门桥外,四百余名文武官员都已经列队完成,而朱见深从后宫到了奉天殿后,先是在金门桥上站立片刻,而官员们开始朝拜。

南京的很多官员都从未见过皇帝,现在离得比较远,也只能看到皇帝依稀的身影。

而朱见深并未在金门桥上呆多长时间,片刻之后,他便进入了大殿。

礼部的侍郎手捧旨意,在外宣读入殿朝拜的官员。

念到名字的官员,起身上前,没有念到名字的官员,只能等到旨意宣读完后,才能起身。

朱见深坐在南京奉天殿的龙椅之上,回到了大明朝的起点。

在这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而朱见深也清楚,这次也是属于自己的一个新起点,南京城中的官僚,可是仅次于北京城。

同样,他与北京城的朝廷是对立面的,经过大浪淘沙,北京的官员不管自己承认不承认,他们都已经成了新税制的支持者,而南京的官员,一直都是态度模糊,之前与现在,都是持观望态度,在江南的新税制改革道路上,并没有起到陪都的积极作用,反而成为了地方乡绅与地方官府对抗的筹码。

虽然南京六部,除兵部,户部,都察院之外,其他的衙门都成了虚设,随着迁都时间的增长,而变成了透明的存在,可他们的品级在这里放着呢,他们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网是存在的。

南京远离天子,政权的核心是亲臣和重臣,也不是这些六部官员。

南京守备魏国公、参赞兵部尚书是守备厅的常务官员是南京的核心。

南京以守备多是大明的功勋所担任,而其他的军事要职,全部交给侯、伯掌管,宣宗皇帝不是很放心,于是初设立守备太监一人,以后增为二人,一正一副,互相牵制,以后就成为了惯例。朱见深对于南京很是重视,所以守备太监两人都是他亲自挑选,而后为了不让太监做大,他也五年一换,像承恩等人都曾经担任过南京的守备太监。

南京守备太监是“司礼监外差”,天子“三千里外亲臣”,所以守备虽以公、侯、伯之尊,也要屈尊俯首,太监通常“据首席”,目的是保障南京权力核心与整个国家的核心与皇帝保持高度一致。

而此时的南京守备太监就站在皇帝的身旁,忐忑不安……

被召见的官员们,洋洋洒洒六十余人进入了大殿。

而后对皇帝陛下完成了朝拜。

这六十余人都是南京六部的尚书,侍郎,还有都察院的副都御史数人,而与朱见深前来的京官,也只有内阁的几名官员,其他的官员在伴随皇帝入宫之后,便出宫回到了南京各司衙门之中办公。

朱见深看着下面跪倒一片的官员,开口说道:“众爱卿平身……”

听到朱见深的话后,官员们又是齐声高呼多谢陛下,才慢慢的站起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