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81章 刘协祭祖【1 / 2】

白朴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转眼间,到了初平元年正月。

此时正值大汉朝的春节,时年九岁的刘协,也算是坐稳了皇位。

于是,他下诏除去“光熹”、“昭宁”、“永汉”三个年号,统称为中平六年,又改国号为初平,算是正式开启了他的傀儡生涯。

依照《四民月令》中记载的传统习俗,刘协在这一天是要举行庄重的祭祀活动,以示对祖先的敬仰,并祈求神灵降下福禄。

正月初一,卯时。

刘协早早换上龙袍,戴好冕冠,领着以董卓为首的一众朝廷官员,浩浩荡荡出了平城门,往洛阳城南的明堂而去。

明堂是天子太庙,准确地说是光武帝刘秀这一脉立下的世祖庙。

其实汉朝还有另外一座太庙,那就是长安旧都中的高祖庙。

为何都是汉朝,却有两座宗庙呢?

这还要从刘秀身上讲起。

刘秀虽然是刘邦九世孙,但早已沦落为皇族旁支。

所以在他夺取天下、继承大统的时候,依照礼法,又或是为了强调恢复汉室的合理,就选择认汉元帝为嗣父,汉宣帝为嗣祖。

以小宗入继大宗的形式,来继承祖宗刘邦传过来的皇位。

所以当时的太庙里,就供奉了自汉元帝往上追溯的十一位帝王。

但是呢,这一决定并非没有代价。

刘秀必须断绝与亲父的关系,不能再祭祀他自己的祖宗了。

要给汉元帝这一脉当孙子,而忘了自己的亲生父母,刘秀显然就不干了。

坐稳江山后,转身就建起了一座四亲庙,供奉他的亲生父亲、爷爷、曾祖父和高祖父。

这些人,可都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这一脉的后代。

刘秀这样一搞,宗室大臣们不乐意了,说刘秀建的这个四亲庙不合礼制。

说刘秀不能既占了便宜,又不认爹。

几经波折,最后,刘秀碍于压力,只好撤了四亲庙。

如果按这样的常礼进行下去,刘秀死后,也只能进汉高祖刘邦这个太庙,而且得排在第十二位。

问题就出在这。

根据《礼记·王制》和《礼记·祭法》的规定,古代天子有七庙。

这七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天子也只能祭祀七座家庙。

其中包括四亲庙,父、祖、曾祖、高祖庙;二祧,高祖父和祖父庙以及始祖庙。

其余的祖先怎么办?

统统移到远祖庙,而远祖庙也被称为“祧”。

所以,在家庙中,除了始祖的神主牌位外,辈分较远的祖先神主需要依次迁入祧庙中合祭。

根据汉代的规矩,前四座庙是享有“不祧”特权的,但后三庙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拆毁。

这意味着,等到刘秀的玄孙即位后,他的祭庙将会被拆毁。

这对于刘秀来说,怎么能够容忍?

他好歹也算是一位开国皇帝,虽然国号还是“汉”。

刘秀没干成的事,只好嘱托给了他儿子,也就是汉明帝。

汉明帝上位以后,很多西汉时期的宗室大佬都相继去世了,这时候办事的阻力就小了许多。

于是他给父亲刘秀另外立了一个庙,称为世庙。把以前祭祀始祖刘邦那个庙,称之为高庙。

而且汉明帝死的时候,也嘱咐子嗣把自己的牌位也放在这个世庙里。

于是他跟老父亲刘秀一起,完美卡了个“四世不祧”的特权。

自此以后,汉朝就有两座宗庙了。

用后世的话简单概括就是,洛阳世祖庙里供奉的是东汉皇帝,而长安高祖庙里供奉的是西汉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