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1265章 十二门对一架【2 / 2】

杨老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战争中,并非只有奋勇杀敌的将士,出谋划策的军师,才有立功的机会。

后勤的保障,在一场战争中,体现出来的意义十分巨大。

后勤,也就是粮草辎重。

辎重,又包括兵器、盔甲,以及锅碗瓢盆,扎营所需要的各种东西,等等。

一句话,很复杂。

如果一直打胜仗,后勤的补给就不会太多,主要是兵器和盔甲的损耗,等等。

毕竟古代的冶铁技术有限,生产出来的刀剑,砍在盔甲上几下之后,刀刃和剑刃就会卷起来,需要更换。

还有箭矢的损耗,是最巨大的。

盔甲也一样,被刀剑砍了很多次之后,也会换掉,需要更换。

如果军械的补充不能到位,就会使得伤亡增加很多,于战不利。

而一旦吃了败仗,或许大部分的辎重都会丢掉,还需要重新再补充,就更麻烦了。

所以,打仗的时候,最烧脑的不是指挥大军的将帅,也不是出谋划策的谋士,而是负责后勤供应的人。

后世的历史上,刘邦之所以能够击败项羽,建立大汉王朝,跟三个极其厉害的手下是分不开的。

领兵打仗的韩信,出谋划策的张良,以及负责后勤的萧何。

三个人之间,谁的功劳最大,真是不好说。

但是,最累的人,一定是萧何,因为刘邦吃过的败仗实在太多了。

什么叫重整旗鼓?

募兵、征粮,各种辎重的筹集,等等,着实需要大能耐。

对于吴楚之战,起到最重要作用的,自然就是热兵器。

杨钦很狡猾。

因为大吴国与燕州结盟了,杨钦知道大吴国获得了高射炮,于是就下旨,每一次轰炸,只出动一架飞机。

这个法子,确实不错。

城池的头顶,只有一架飞机,跟有十几架飞机,轰炸的效果完全不同。

但是,对于高射炮而言,击中飞机的概率,也是完全不同的。

十几架飞机在飞,高射炮或许轻易就能击落一架,因为多,因为密集。

可只有一架飞机在飞,击中的几率就会小很多。

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

虽说高射炮的命中率低了,但单架飞机的轰炸力度也低了,高射炮的发射次数也就多了。

而且,跟蒙城之战不同的是,燕州卖给大吴国的高射炮并非只有一门。

多门高射炮一起发射,虽然算是盲打,但命中率自然也就大大提升了。

第一战,在滕州的谷山郡。

吴军为了应对楚军战斗机的轰炸,准备了十二门高射炮。

而楚军,按照杨钦的旨意,只出动了一架战斗机。

驾驶战斗机的,就是大楚国的第一个飞行员牛三强。

在大楚国目前所有的飞行员中,牛三强的驾驶水平最高。

楚军的战斗机飞到谷山城的上空之时,吴军的高射炮也早就准备完毕了。

十二门,分散开来,几乎是同时开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