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十二章 英雄(七)【2 / 2】

酒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代表们不同意有皇帝存在,或者在宪法中限制了皇权,朱棣亦不得反对。大明未来的政治格局和政治走向,由这个国会来解决,在国会开展议题时,武安国与朱棣,都远离在国会之外。

“卖报了,卖报了,国会通过宰相任期制度,我朝又设立宰相了。”报童清脆的嗓音在街道上响起,吸引了无数百姓的目光。有人掏出几个铜币,买了一份报纸。呼啦一下,他立刻被一群人围住,识字的人摇头晃脑,读出了大伙都关心的文字。

数艘战舰穿越茫茫大海,一个独臂人站在船头,空荡荡的衣袖迎风飞舞。

凭空而生的国会没给武安国带来更高的声望,反而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烦恼。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听到指责之声。拥护燕王做皇帝的人不满意,反对燕王做皇帝的人也不满意,称赞武安国英明的与漫骂他奸诈的人一样多,还有更多的人觉得他在胡闹。

这样以一人为君,天下之人皆为奴隶的王朝早就该结束了。自从蒙古人被驱逐的那一刻起就应该结束。赶走蒙古主子,换一个汉族主子骑在头上,并不是当年那伙手持柴刀木棒,唱着烧饼歌走上战场的热血男儿的梦想。况且玄武湖上那场惊变,已经彻底埋葬了封建王朝存在的合理性。

“还有什么,还有什么,继续念,继续念”,有人给读报者要了碗热豆浆,作为他替大伙服务的鼓励。拿着报纸的读书人从周围百姓的眼中看到了崇拜,心满意足,摇头晃脑的读道:“今天将通过权利条文,吴思焓提议,没有规定百姓权力的律法则为非法之法”,读书人嘬了一下嘴唇,低声评价,“绕嘴,绕嘴,不过有点道理。这个吴大人,不愧是御赐金枪……”。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老和尚空闻突然动了凡心,眼角上涌起一丝泪光。放眼望去,玄武湖浩浩荡荡,英雄纪念碑就浮动在碧波中间。石碑正面,工匠们正忙碌着将碑文的标题一笔一划刻上去,通过报纸,老和尚知道其中内容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在自己曾经的记忆里,为国家不被异族奴役而战的岳飞,最后却被无耻文人取消了民族英雄的称号。而另一个与岳飞齐名的大英雄文天祥,也成了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分裂分子。武安国不知道,李陵,王飞雨等人,在数百年后,会不会遭受同样的命运。

夜幕悄悄遮住了两个老人的脚步,明月升起,在湖水间沉沉浮浮。

武安国在自己府中,凭窗而立。刘凌坐在他身后,抚弦而歌。

武安国唯一知道的是,有一条路最行不通。

原来,在武小子心中,这才是英雄的定义,为了平等、自由与尊严。按照这个定义,岳飞是、文天祥是、徐达是,朱元璋也是,尽管他们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们都曾为了中华民族不受欺压而奋起抗争。

【全书完】

这一场变化来得太快,快得简直让人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武安国没有回答白正的问话,收起笑容,目光再一次投向远方。湖心那个小岛上,脚手架已经搭好,几个石匠比比划划,议论着如何在碑面上刻字。

嗯,有些气势,那么,老夫当年抗击蒙古,也算英雄了。老和尚的目光继续向下,心中猛然一颤,彻底为后边的文字所吸引。“由此上溯到五千年前乃致更古,从那时起,为了反对一切压迫者与入侵者,为了保卫国家不受侵犯、民族不受奴役,保卫个人的平等、自由和尊严不被践踏而牺牲的英雄永垂不朽!”

“你们看,那个老僧,背影很眼熟啊,好像在石碑旁的英雄像上见过”!有人低低的议论道。

我看看这小子心中的英雄标准是什么,老和尚好奇的看了下去。文章的作者有心卖弄,先将近几年来,在对外,对内,牺牲中的英雄人物列举了几个,评述了他们的事迹,然后,才将石碑背面的文字写了出来。第一列的内容是:“五年来,在所有战争中,为了保卫国家,保卫民族,保卫百姓利益而牺牲的英雄永垂不朽”

“满帆,向西北”,郭枫冲着主桅杆上的人喊道。一串彩旗在主桅杆上挂起,舰队乘风破浪,驶向另一片不同水域,驶向未知的大海。

钟声里,日出日落,新年的脚步慢慢临近。街道上,所有的人目光都被国会吸引。由王府改成的国会中,一个个省意和民意代表手里抓着特制的金属片,紧张得浑身发抖。经过讨论,国会一共提出了五种治政方式,包括原来那种皇帝一人高高在上的制度,和一种没有皇帝的共和制度。

“向西北,一直到地图的那一边”,断臂人回过头,宽厚热诚的脸上洒满阳光。

“你,你隐忍这么多年,那么多豪杰毫无怨言地死去,就,就为了这样一次选择”?老夫子指着武安国,气得浑身发抖,胡子一根根向前竖起来。

“老大,咱们绕过云飞角了,接下来怎么走”,郭枫跑上甲板,冲着独臂人的背影喊道。

这一切都因为,在国会成立的刹那,各派力量达成了一个协议,就是大明朝是否保留皇位,皇帝到底有多大权力,要在旧的一年年底,由国事会投票表决。在此之前,大明朝有朝廷,却没有皇帝。政务由几个大臣,郭璞、李琪、徐增寿等人主持,各部门正常运转。

李景隆走了进去。

一个过路的老和尚听到此言,停住了脚步。犹豫了一下,买了张报纸,边走,边看里边的内容。这是连夜赶印出来的新闻,国会吵了几个月的架,马上就到了投票表决国家制度的日子,一条条通过的议案中充满了妥协,也充满了智慧。经过争吵,国会一共提出了五种制度方式,每种都有待完善,但每一种都不乏支持者。现在,各位代表们正为每一种方式提供框架,当全部方式都完成后,在今年的最后一天,将有一次最后的选择。

这个国会是立宪派和保皇党妥协的产物。朱棣、武安国、郭璞、曹振、李琪、徐辉祖以及各路诸侯都在协议上签了字。驱逐建文后,大家同意在由各省代表组成一个国事会,共同商定国家大事,包括立宪,政府结构和是否保留皇位问题。这个协议发布后,曾在民间激起轩然大|波,好在刚刚打完内战,人心思安。加上武安国、曹振、蓝玉和朱棣手中掌握了决定性的武装力量,才避免了内战的再一次爆发。

许浩达走了进去。

“啪、啪、啪……”湖面另一侧传来清脆的鞭炮声,正准备咬钩的鱼儿吃了一惊,尾巴打开一波水花,逃了。白正笑了笑,转动摇柄,慢慢收回鱼线。受到战火洗礼的京城正以最快速度恢复生机,每天都会响起店铺重新开张的鞭炮声。与其钓鱼浪费时间,倒不如去看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走,感受一下生命的味道。

俗套,老和尚心中低低的评了一句,继续向后看。碑文的第二句承上启下,将文章气势一下子推向高峰,“五十年以来,那些反抗一切暴政与外辱,为国家与民族而牺牲的英雄永垂不朽”。

在武安国原来生活那个世界,平等有很多实现方式。大多数国家,认可这个准则,并在以自己的方式向这个目标而努力。但到底哪一条路更完美,并没有一个确切答案。

秋风从湖边掠过,将片片红叶吹起来,吹进烟波里。白老夫子抱了抱肩膀,感觉到有些冷。作为曾经反对新政,后来又极力支持新政的学者,他从来没料到真正将新政那些原则在全国推行,还要经历这么多复杂的工作。现实让他感觉到很无奈,也很不耐烦。他不明白,那个让大伙深深忧虑的结果,作为国会的初始发起者,武安国却一点也不着急。仿佛做到了这一步已经心满意足,至于结果怎样,他根本不关心。

武安国没有参与国会,也没有参与朝廷运转。和那个挂名的摄政王朱棣一样,自从国会成立那天开始,武安国就在山水中混日子,仿佛与朱棣两人早就有约定一般。白正感觉到,对于眼前的湖光山色,武安国的兴趣永远比国会中的议题大得多。

历史轻轻的翻向了下一页,带着热血写就的文字。

有人惊奇的发现,在没有皇帝的日子,大明国却没有陷入混乱。各部正常运行,各职司衙门也照常办理公务,并且地方官员们因为爵士会的建立和政局走向的模糊,处理事情变得更加小心翼翼。

陆续有人走上前,走到被屏风遮住的后堂,在五个箱子中选择一个,然后,如释重负。除了他们自己,没人知道他们选择了哪种制度。但是,他们此生每天都要面对自己的选择。

武安国穿着一身丝绸做的衣服,舒舒服服地躺在藤椅里。手里擎着一根钓鱼竿,鱼线的另一端,漂子在玄武湖的秋波间上下浮动。

“嗯”,围观的人纷纷摇头,又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创新,这样的话,即使国会同意保留皇位,大明国的皇权也比原来弱得多。

外传 大明英烈

但代表们产生后,国会中制订宪法的工作进行得却不顺利。是否保留皇位这一条,要留在本年度最后一天决定,大伙不着急争议。但其他各方面,每个字都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代表们彼此寸步不让。而那些诸侯,到了此时反而把心放回了肚子。只要宪法一天没有制订,在他们所控制的土地上,他们就是土皇帝,有人甚至暗自祈祷,希望宪法永远别制订出来。

呼啦,远处有不知名的水鸟掠过湖面,小爪在湖上轻轻一点,搅起微微涟漪。一圈圈的涟漪散开去,惊醒鱼群的睡梦。于是,一道道水线沿着湖面四散画开,明明暗暗,搅碎满湖天光云影。

“胡说,当年的老将军们早驾鹤西去了”,买豆浆的小贩大声反驳,看看老僧空闻的背影,又嘟囔了一句,“是很像啊,嘶,怪事,怪事,今年怪事就是多”!

燕王府,朱棣紧张的盯着窗外。陈青黛陪伴在他身边,朱唇轻启,长笛奏出婉转的曲调。

“粮食充足,淡水也充足。蔬菜和水果都有一些,橙子可以坚持到月底”,提及舰队给养,郭枫如数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