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袍染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话说完,韩小姐迈着步子,甩着扇子,出门离去,留下面色阴晴不定的晏王。
老人又叹息一声,道:“这才是让人心惊的地方,那邱生留下灶囊、虹桥,翩然离去,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显是志向并不在此,没有将这些看的太重。”
老人还是摇头:“你的眼界不够,看事流于表面,只是看到机关图简陋,却不知那种结构却更容易被人记住、学会,这鼓风的灶囊到底是给人用的。”
老人似乎没有注意到准儿的脸色,兀自说着:“况且,他虽未刻意张扬,可虹桥、灶囊就摆在那里,日日流传,扬名天下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而且,这还是个不错的资历,日后他若是为官,说不定能以此为资本晋身。”
“哦?”老人眉毛一挑,心知激将法起了效果,但脸上却不动声色,“要去东都?可是,你先前不是说……”
事后,那桥被乡里乡亲命名为“邱生桥”,又叫“邱生虹桥”。
老人叹了口气,又道:“就算这灶囊结构笨重,可你却没有看出,那张机关图中有未竟之意,明显没有将胸中所想全部写下来!”
怪异的是,画上一片漆黑,不见其他颜色。
这个时候的桥梁,多为柱木桥,就是用柱子抵住桥身,架起桥梁。
路上,甄知佐也介绍了不少,与理宗有关的信息,其中不乏珠玉之言,让邱言对那大陈小陈两位先生有了兴趣,有了讨教的心思。
这时,一个微弱的声音从旁传来——
噼里啪啦!
“先前是先前,如今改了主意!儒家杏坛论道,东都遍布书院,各方云集,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岂能错过?我田准要去看一看,现在这儒家里面,有什么青年俊杰!”
可准儿眼中闪过光华,眼眸霍霍生光,随后脸色变化,一脸惊讶:“这是什么桥?”
这话一说,准儿的脸色顿时难看,自己追求的事物,在旁人眼中却不受重视,换了谁都会不快。
原来,这虹桥是邱言北上途中,路过一个名叫“水口镇”的村镇时留下的法子。
“这个好说。”儒生用清脆声音回道,明显是女扮男装,她上前两步,眼中精芒一闪,视线落在晏王身上,然后笑道,“好个邱言,竟用这等手法约束他人,有恶念,就严惩不贷!暗合‘正赏罚而非仁下’的道理,有见地!有见地!”
地上,满是瓷器碎片、残羹剩菜和倒掉的桌椅,其中不乏价值不凡之物。
“什么?”晏王李解面色苍白,“还请薇妹救我,将隐患根除。”
准儿正说着,却见老人从怀中取出一卷画轴,在桌上摊开。
公羊义见了来人,挣扎着起身,冲那儒生拱手道:“韩小姐,还请救救我家王爷。”
老人略作踌躇之态,最后点头道:“也好,那就去那东都。”话落,他将画轴收好,从袖中取出几钱,放在桌上。
“可恶!一个书生,居然敢威胁我这个王爷!简直反了天了!”
“我没本事根除,你可去找金乌道想想办法,”韩小姐收起折扇,笑着说道,“不过,我劝你离道门远些,方外之人不可信。”
“那邱生称之为‘虹桥’。”老人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指在漆黑的画轴上,“此桥宽二丈四,跨七丈五,拱矢一丈五,每拱由六根木梁相错排列,邱生称此法为‘叠梁拱’,能将二十二排拱架横成桥身,相邻而架,横向联接,不用其他支撑,远远看去,仿佛飞虹过河!”
“这……”准儿瞪大眼睛,“此法虽能固定桥身,却是舍易求难,为何不用桥柱支撑?有哗众取宠之嫌!”
话落,手中的折扇“唰”的一声打开,扇面上写着一行字——
“就算如此,也不足以说明他的天份,比得上大兄!”准儿兀自摇头。
见到这一幕,丫鬟和仆从慌乱起来,先前不敢上前是怕被迁怒,但现在的情形,明显是晏王身体有恙,无法无视。
有神韵和意境流转出来!
“所以说,你的功夫还不到家,机关学不能纸上谈兵,要学以致用,你道那邱生为何要弄飞虹桥?是因那水口镇的桥架在急流上,每年七、八月份山水一涨,就要冲坏桥柱,柱石一去,桥身何在?”
“哼!”准儿闻之,冷哼一声,“风裘之法,古籍上早有记载,不过因为后世神道昌盛,这才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这邱言借此成事,实乃取巧!再说那虹桥,不过就是因地制宜,等我机关术大成,遇到同样情况,一样能有所作为!”
准儿不以为意的道:“世叔,我看是你想多了。”
老人摇了摇头:“准儿,你拿邱言与非儿比,有失偏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