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袍染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每名入城举人,都会享受到一路的“注目礼”。
“不瞒贤弟,为兄也有相同感觉,”年纪大一些的书生朝周围打量几眼,脸上露出一点不自然的神色,“兴许兴京人便是这个样子吧,我们在剑南道是举人老爷,受人尊崇,但在这京城里面,处处都是大官、大富,这里的百姓见多识广,又怎会把小小举人放在心上?不说这些了,咱们还是赶紧找间客栈落脚。”
兴京城南门,两名通过盘查的举子,正缓步走着,二人能看出明显的年龄差距,年轻的那个,在行走间,感受着沿途百姓投过来的目光,忍不住就说了一句。
“北边的战事如何了……”
“那群人里,又是落榜的秀才,又是失魂落魄的书生,武者也都困于筑基,怕是难有成就,不过他们现在听过公子讲学,未来可能会有些变化。”在戴国摇头晃脑中,一行三人缓缓行进,消失在远方。
年长书生罗家云道:“应该是拜得灶公,我剑南道的客栈、茶馆几乎家家都拜灶公,就连寻常人家,拜灶公的人也是越来越多,能保家中平安。”
“又骗到了两个,单是看精气神,就知道这两个书生心思纯粹,是不可多得的读书种子。”掌柜的看着手上文书,低头用力一嗅,露出迷醉之色,“就算兴京有龙气、官气等诸多限制,依旧能闻到那种寄托了十年寒窗的愿念心思,当真是美味至极。”
“谷物粮价么?”
同一时间。
等两人走了,那个鹰钩鼻书生又施施然的走了出来,与掌柜对视一眼,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出了客栈。
前路,直指兴京。
待鹰钩鼻书生随小二上楼,开始的两名书生商量了一下,走了过来,说是要一间房。
古代社会,民以食为天,并非单单指代吃饭,粮食的价格一涨,其他物价也会随之上扬,令生活成本成倍增加,生活拮据。
“正该如此。”罗家云点点头,收回目光,心思又落到科举上,但忽然又道,“不知慎之是否也到兴京了,还要打听打听。”
这不是什么劣根性,面对困苦局面,人总归要有所抵触的,不可能甘之如饴,只是这样一来,就苦了其他人。
“你们两个人,就住一间?”掌柜露出鄙视之色,看的二人面露羞色,但没有多说,拿笔在簿子上写了几个字,随后问道,“姓名报一下。”
“还要通报姓名?”两名书生都愣了一下。
“身份文书也要?”两名书生迟疑起来,这文书是他们的身份凭证,普通百姓行走天下,入城过关,都要出示路引,往往到了一个地方,就要重新开据,十分麻烦。
翌日。
“是这个理。”年轻的书生点点头。
众人再次议论起来。
就在三人说话的时候,门外又进来一名儒生,个头不高,有着一个鹰钩鼻,脸色阴沉,他来到柜前,从怀里拿出几张交子,拍在案子上。
“掌柜的,开间房!要快!”
直接翻倍!
“这……”两书生与那掌柜对视片刻,最终败下阵来,“我等自是信的。”随后就报上了姓名。
听了半天的罗家云和周贯,终于碰到了和科举有关的话,立刻竖起了耳朵。
“这是自然,你们来这是去参加会试的吧,到时考中了进士,上了大榜,是要有人过来报喜的,不知道名字,怎么报喜?”掌柜的自顾自的说着,“不光名字,你们的身份文书,也要交给我,让我辨识一番,呈报有司。”
而身有功名的读书人,只要有身份文书,就能畅通无阻,随心游学,是十分重要的东西,轻易不能离身。
大瑞的政治中心,兴京城,正因为即将到来的会试,而发生着变化。
……
“怎么?还怕老头子骗你们不成?我拿你们的文书做什么?又不能自己去用?”掌柜说着停了笔,“若是不信,尽可离开,去其他客栈问问,只是到时候,咱这里客满了,你们可就悔之莫及了。”
……
“市易法是要革兴京商贾的命,引得他们孤注一掷,提高粮价,想要守望相助,这才造成如今局面,却让我等赶考之人背了黑锅。”
“城外和城内能一样么?”掌柜轻蔑的看着两人,抬手朝大堂指了指,“咱这有诸多赶考的举人,你们住在这里,能和他们交流交流,了解情况,若住城外,可就没有这个便利了,而且这里离内城不远,消息灵通,有什么消息,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