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袍染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起来,白昭元年少成名,但当时不过一聪慧儿童,尚且看不出什么,但几年前凝聚了文心之后,却仿佛开启了宿慧,接连写下几篇文章,篇篇文动圣贤泥塑,传为佳话,跟着与大儒坐而论道,这才真的哄传天下,为人所知。
对白昭元,他亦早有耳闻,今日真正见到,隔着几步,就能感到对方身上浓郁文思所成气场,不由暗惊,自忖若是正面相对,还未开口,气势先就要跌落。
此言落下,那一点思绪竟而蜕变,越发精纯,似有什么要显露出来。
两人的对话,对旁人来说,颇有些一头雾水的味道,可在邱言与白昭元心里却是通透如镜,白昭元亦知道邱言所指的,是那上元灯会的夜里,他驾驭意马,冲击龙气的事情。而白昭元所言,则是说邱言念合秩序了。
说话间,白昭元的眼中闪过一点精芒,脸上却不见半点变化,沉着如故,这副神态落入邱言眼中,让他心中一动,反问了一句:“那又何故放弃科举?科举为人道重途,不必行险,就能见龙。”
邱言也摇了摇头,笑道:“世事无绝对,白兄想剔除全部人为因素,去伪存真,可展现出来的,未必是人道了,人心多变,若不入世,如何能知真假,又怎么去求真道?心有所知,当行于外,方见真章。”
唰!唰!唰!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二人之间生出一点思绪,散发出请教、探究之意,旁人难查。
“无人相与,才是真道。”白昭元深深的看了邱言一眼,眉头皱起,仿佛生出了什么难题、疑惑。
这些事情,自不必多说。
于是,有的人,将邱言提升到了与白昭元相当的地步,有的则因为邱言而高看了白昭元一眼,其中奥妙,言语不能尽述。
但这种程度,和白昭元当初的经历一比,就远远不够看了。
须知,邱言当初低调行事,尚且被人看成是软柿子,尽管背后有人挑动他人情绪,可那种一步踏下去、便能更上一层楼的诱惑,使得不少人,或明或暗的与邱言攀比、争斗,再者多数书生好名,但凡有可乘之机,都难免有侥幸心理,想要在他人身上赚取名声。
邱言听了,沉吟了一下,回道:“寻龙四步,如前人所铸阶梯,拾阶而上,方能登高望远,眼观乾坤,方知自己之路。”
兴京最有名的才子,在整个大瑞,也隐隐有独占鳌头的趋势,被誉为年青一代第一人,用几年时间,铸就了旁人难以企及的名声,但凡是在兴京停驻过的人,就没有不知道的。
那日阅卷,大殿中龙气化雾,部分人知是异象,但除了少数几人,他人并不知晓此异象牵动了秩序,如那张承,若知邱言念合秩序,断然不会那般行事,也不会疑惑。
旁边的人听到这里,虽然不明所以,却还是看出来,二人是在谈论心中之念,登时就兴奋起来,想要知道是早已名声稳固的白昭元厉害,还是邱言这位新科状元更胜一筹。
只是,在那虚空之中,正有成百上千道光华划过,从遥远星空疾驰过来,宛如一颗颗流星,其数目之多、规模之庞大,若是暴露在世人面前,足以让所有观星之人惊骇至极,在史书上留下通篇话语。
“听这语气,两人似乎早就相识了……”
“大梵寺”三个字刻印在上面,横竖撇捺中,透露出一股肃穆、庄严,能安人心、定人念。
距离最近的周贯,其目光在白昭元和邱言间来回巡视,听出一点端倪。
二人间的对话,本就让旁人摸不到头脑,白昭元最后的几个动作,更让他们越发疑惑,但两人名声摆在那里,没有人敢去询问,那种平等交谈,以心中理念去印证的味道,众人都能看得出来,况且今日之事,也能作为日后谈资,让他们有种见证当下的感觉。
光华流转,流星划落,径直指向南方,点缀虚空,遍布南疆五沼上空。
贺书长、陈井紧随其后,这三名天理书院的门人的后面,却又走着崇礼书院的高松、九渊书院的安锦等人,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其他书生,隐隐分成几群。
甄知佐还待思索,但身后安锦催促,只得收敛心念,领着一众人走过此碑,步入一座简易的大院。
天上,并无异状,万里无云。
见了此人,便是田七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那口中的话,怎么都说不出来了。
落败!
在会试到殿试的这段时间里,白昭元在兴京销声匿迹,那文枝桢声名鹊起的时候,偶尔有人拿白昭元与文枝桢比,却依旧没有引出白昭元。
当然,更多的人,则是连挑战他的勇气都没有,兴致勃勃而来,见了白昭元之后,又黯然回返。
这时,白昭元忽而开口:“我于文馆探究,刚有头绪,便感受到明黄翻腾,体会到民愿围城,知道是你所为,如今一观,才知道你果然踏足了那个境界,但还是借道,不是自身根本,莫非是想一心取巧?”
“诸位施主,请随我来。”迎面,走来一名小沙弥,年龄不大,约莫十一二岁,见了众人也不意外。
白昭元听了,未有半点犹豫,即时回道:“我虽不愿被官场牵扯,被王朝气运蒙蔽,但也知道阴阳相对的道理,没有假,就没有真,要去伪,确实不能离人,可也不必入瓮,当冷眼旁观,方能由表及里,看透秩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