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您添蘑菇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华姐抬了抬眼镜:“你看什么呢?”
这些被抛弃的旧人,一定满腹怨念吧。
就这样子,又看了三轮,已接近午饭的时间,张逸夫心里也有底了。
张逸夫松了口气,还好是说金岛电厂,自己正好刚去过看过,不然用资料库里对应地区的电厂来说就不一定对了。其实本来他能否答出来无所谓,但他怕庞青山起疑,如果发现自己是有针对性快速阅览某些东西的话就不太好了。
“哦。”庞青山这才信服过来,“张处长真要学习啊?那好办,我让他们多拿几幅过来。”
“多谢多谢。”张逸夫接过图纸扫了起来,图纸很简单,就是一个电厂风机管道改造的设计图,几路引风送风,说不得多么大的工程,自己来干也就半天功夫,可这个图纸却搞得相当正规复杂,自然而然地,每个地方的设备品牌型号都标出来了。
未必,怕是没喂饱苍蝇。
华姐闻言看了眼手表:“两个小时,收获不少吧?”
张逸夫又是一阵恶寒,老年版夏雪你就这么继续计算机下去好了,不要对我产生兴趣。
“颇丰。”张逸夫起身,只想早点逃走。
张逸夫又是一个寒颤。
华姐无奈,只得放下书,又去搞了一圈,这其实是个体力活儿。
因此,一个更有趣的现象发生了,那就是这些图上的设备,是跟着绘制者的名字来的,比如张三和a厂关系好,他的图上,就会多些a厂的设备,李四跟b厂熟,自然b厂多。所以如果有一个人总结出这些规律的话,不用看绘制者是谁,单看图上的品牌,就知道这是张三还是李四的作品了。
能做到这种地步的苍蝇,张逸夫认识的,怕也仅有一位了。
“图啊。”
华姐上前随便打开了一幅图:“金岛电厂二号机组容量多少?”
不多时,一位工程师送来了一副画到一半的图纸,那种最传统的图纸,看得出来,真的是拿专业制图工具一笔一划出来的。
“这位同志,你是不是成心的?”华姐不高兴了,扯淡呢你看那么快?
就此,张逸夫来到了资料室,多么陈芝麻烂谷子的东西都在这个鬼地方,这地方就像是一个冥界图书馆,一个个架子都是阴气森森。
既然这个a、b厂是有时效性的,经常更迭的,那就有厂介入,有厂被淘汰,新来的自然高兴,终于轮到老子了,被淘汰的呢?他因为什么被淘汰?产品不好?技术不硬?
“有需要再来找我。”华姐点了点头,这次话突然多了,“这地方基本没人来看,你多来来,也好让这地方有点人气。”
话罢,他打了个电话叫人过来。
“三号机组?”
结论显而易见,这些绘图者完全没有选择厂家的权力,没吃到牙缝里的肉,上面的肥苍蝇连这个都没留给他们。
张逸夫掌握窍门了,就当她是计算机好了。
“哦……”庞青山琢磨了一下,这八成是想看看进展了,“好说好说,你稍等啊。”
但这还不足以肯定一些论断,也许是某厂公关做的好,把设计院霸了呢?
“千恩万谢!”张逸夫感激道,“庞处长帮了我大忙了。”
双重对应,合二为一,不是袁铁志是谁?
“哈哈,张处长这话就不对了,你也是为了咱们局里的工作么!”
那就是这里的图,完全不分张三和李四,张三李四用的都是一个厂!同种设备,全员一水儿的某厂!这不太符合客观规律。
也许说,这苍蝇没准儿是设计院的领导呢?
再往细看,就更有意思了,这个某厂在时间上是动态变换的,也时而出现百花斗艳的场面,但有个共同点,就是所有绘图者的步调极其同步,90年是a厂,大家都a,91是b厂,大家都b。
“哪里的话,你想来,随时欢迎。”
“多谢。”
“多谢。”
“别别,您给我找个地方坐吧,我一研究起来没点儿。”
“真看完了,辛苦华姐……”
张逸夫不禁打了个寒颤,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了。
年轻工程师赶紧点了点头,还偷瞄了一眼张逸夫,这家伙看着还没自己大吧?凭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