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837章 好一把双刃剑【2 / 2】

大罗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快有一个月了!”陆虎额头上微微渗着冷汗。朱四九这回真是玩得有点大了!虽然他这个西征军总军将有便宜行事之权。但是这次是动用十万大军去和忙哥帖木耳决战,怎么能够这样不声不响,也不提前知会陆军参谋部就把兵带出去了?

任宜江、孔玉和赵复都是陈德兴让人召集来的。大明朝廷实行的是“军政分离”,内阁府管不着四军部,四军部也不对内阁府负责。有什么大事小情的,只要和内阁府没有直接的关联,就不会通报。而赵复主管的咨议会虽然有监督军队之责,但主要就是审查军队预算开支。只要军队的钱别花得太离谱,咨议会也就管不着了。

而且西征军可不是天竺那边的八国联军。八国联军里面就是史天泽的兵能打,其他几国都是平平,四个信密宗的国根是凑数的豆腐渣。

西征军可是真正的精锐!六个明军师里面有几万老士爵,都是从军七八年的甚至更久的老兵,而且一直在打仗!郭侃的银甲师更厉害,许多老兵都是打过旭烈兀西征的!十几年戎马生涯,尸山血海里面踩出来的精锐!至于刘整、严忠济,那也是不亚于史天泽的猛将。所部战力虽然不如明军和郭侃军,但是欺负一下忙哥帖木耳的穷光蛋兵是足够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明没有馆驿体系,官员出行都得住商人开办的旅店。

“有一座城堡,还修了胸墙和壕沟。”

土豆也是从明洲输入的农作物,和番薯一样,被小规模的种植在大明的土地上了。而西征军因为有屯田的需要,也得到了一些土豆(番薯不大耐寒,不适合西军),在伊犁河边上的农场中种了一季,收成还算不错。春天播种,夏秋之交就可以收获。产量也不低,亩产有好几百斤。是个宝贝!因而朱四九特别关照带了几万斤土豆出征。

现在陆军部、陆军参谋部里面都乱了套,各个司局的长官参谋都好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十万大军出征千里,那可是天大的事情。陆军部和陆军参谋部必须为此做出各种应对的方案,而这些方案一旦下达,半个大明陆军都要被牵动!

朱四九冷冷一笑:“唇亡齿寒啊……吾就不信,阿八哈会眼睁睁看着忙哥帖木耳国破身灭!”

朱四九已经把西征军的主力从伊犁河畔拉走了!目标据说是两河流域的忙哥帖木耳。出击的作战计划在朱四九离开大清县城的当天发出,用陆军部自己的600里加急快马递送往北京——除了陆军部自己的消息传递系统,大明还有个专门管这事儿的邮传部,不过让他们送信就慢多了。

“回禀大帅,军中还有两个半月的行粮。如果要杀驮马充饥,还能再支撑一个月以上。”

“已经报上来了,是用600里加急递上来的。”王陆飞回答,“参谋部的文书正在抄录,稍后就会把副本送进宫。”

陈德兴心里想着:可是要不封,朱四九就不当波斯王了?他都已经走到这一步,根本回不了头了……如果他回了中原,最好的结果就是圈禁,一辈子当囚徒吧!

这可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所以现在的西征军根本不怕和蒙古人肉搏……从中原一路上打过来,拼肉搏西军就没输过!很多时候,他们都懒得开炮,直接放一阵火枪,然后就是长枪突击了。那些蒙古人就没有能挡住这样一波冲杀的。

就在这里大队的蒙古骑兵正在通过忽章河上的一座浮桥——这座浮桥是沟通忽章河两岸的唯一通道,浮桥两边都各有一个堡垒,严密保护着座浮桥的安全。

朱四九这一动,整个大明都得跟着他转!虽然理论上他有便宜行事的权力,但是用到这一步,实在是大大过头了。

郭侃笑呵呵答道:“好勒,改日再来,就是大兵压境,就不知道忙哥帖木耳还敢派人过河来?”

“上面怎么说?朱四九准备打到哪里?”

朱四九点点头,道:“伊利汗国兵势素强,若战于波斯,其若不敌,必西走投奔忽必烈。不如就在忽章河畔,费尔干纳盆地之外与之决战吧!”

“什么时候的事情?”陈德兴沉默了半晌,才继续追问。

但是边将的权力也是一柄双刃剑,即可开疆辟土,也会让军队变得难以节制。

几个师帅一边观察还一边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很快就有了攻占通天关台地的办法。非常简单,就是让钢甲兵趁着夜色冲上去肉搏。忙哥帖木耳在如今蒙古的几个汗王中也算是最穷的,他的士兵通常只有皮甲护身,只有忙哥帖木耳的怯薛军(蒙古汗王的亲军有时候也叫怯薛)才勉强配上了锁子甲。而无论是皮甲还是锁子甲,都挡不住横刀直刺。

“客人?大帅,您的意思是……”那名参谋又问。

什么?要在这里种地!?

“朱四九的作战方案报上来了?”陈德兴已经将怒火压了下去,冷冷发问。

不过朱四九也不能确定这个阿八哈会不会来,所以也不多等,就等上一个月,阿八哈不来就算了。而这一个月也不能光是等,还要在忽章河岸边留下些基础,建立一个大型营寨是必须的。同时还要种植些土豆,以备不时之需。万一占领费尔干纳盆地后没有得到足够多的粮草,大军也可以靠吃土豆南下波斯。

参谋一愣,然后才连忙回答:“带来了,有十好几辆大车拉着呢。”

“四九真的贰心了!”陈德兴猛地一拍桌子。“这小子肯定不会再回中原了。”

“有人在布防!”

……

如今西征军十万将士的“独走”,就是个天大乱子!值得庆幸的是,朱四九是带着他们去打蒙古人的,估计西军中的大部分明军军官并不知道这是一场没有请示过上级的独走行动……而且身为二十二兄弟之一,又长期在军中担任高级军官,朱四九的威信实在太大了,谁又会想到这样的人物居然起了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