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257章 北境边城战事烈,庙堂云谲天下变(二十一)【2 / 2】

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细细儿嘴唇动了动,外柔内刚的她,刚想要拒绝李从璟的特殊照顾,话未出口,李从璟已经加重语气道:“这是军令!”

山脚,缓坡上,墓碑如林,一眼望不到头的衣冠冢如泣如诉。

李从璟微微一笑,“现在就走吧。”

这场历时超过四个月的战役,最终以平州重归大唐,契丹军伤亡逾万、不得不北撤而结束。

阵型被撕扯成碎片的契丹数千军士,正在被唐军从四面八方分食,已是逃生无门——而契丹其余契丹大军,已经舍弃他们撤离扁关,仓惶北退。

三千英灵,三千碗烈酒。

李从璟右手伸于身侧,向上托起,“上酒!”

同时,此战也标志着,李从璟以一地战一国的雄心、大策,打响了响亮的第一枪,有了一个堪称完美的开篇。

这日,李从璟正在院中习练武艺,郭威来报,“军帅,烈士墓地已经修建妥当。”

“卫我大唐!”

号角声起,沉重绵长。数百将士自军阵中奔出,怀抱酒坛、酒碗,细流般汇进陵园,将酒碗依次摆下,烈酒依次倒出。

第五歪着头,问道:“战争不好吗?我就很喜欢战斗啊!”

“卫我大唐!”

“诺!”细细儿下意识挺直了身子。

李从璟颔首,又问身边的第五姑娘,“那么你呢,你意如何?”

这也许是命运,是每个边地热血儿女的斗争和无奈。

李从璟怔了怔,微微一笑,伸手揉了揉对方的小脑袋。

……

“我固知人皆有一死,沙场征战,生死更为常事。然而身为三军主帅,彼辈将士皆因我之令,而慷慨赴死,我焉能无动于衷?”李从璟被扶起身,长叹一声,转身,面对近万将士,“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身为尔等主帅,我固不能让尔等皆免于战死,但必让我大唐勇士死得其所,必不使一个好儿郎枉死!军使,宣读战功册!”

他让人将细细儿带过来,对她道:“眼前战争已止,短时间内边地不会再有战事,你现在归去,尚能赶在年前与刘老相聚。”刘老,说的是与她相依为命的祖父。李从璟对音律不算精通,但胜在心思细腻,已从方才细细儿的笛声中听出一些乡思、孤单的味道,因有此言。

抬头相望,这些昔日浴血同袍的将士,无论生于何地,有过怎样或英勇或傲人的事迹,自今之后,他们将长眠在于此。这片于他们而言是异乡的土地,今日之后就是故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姓名在身前不为人所知,死后亦无人传颂,他们生于当世,在这片土地上,为忠、为义、为亲人、为生活殊死战斗过,他们留下过许多痕迹,却又早已飘散在时间的长河中。他们是军人,是战士,他们征战沙场,流血流泪,而今,他们抵达人生的终点,那是无数军人的宿命——马革裹尸。

“而今,本帅可以大声告诉这世界: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李从璟走上缓坡前的高台,在他身后,李绍城、李彦超、李彦饶、郭威、孟平、林英、林雄、李正等一众唐军将领,缓步向前,衣甲、兵器相撞作响。

山风吹动旌旗,猎猎作响,除此之外,周围一片肃穆静默。

“卫我大唐!”

李从璟的平州保卫战,在先后击败耶律术赤、耶律敌刺、耶律倍,历经白狼山战役、营州保卫战、营州游击战、扁关防卫战后,也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闻听此言,李从璟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孙二牛倔强的面容,那是一张坚毅而决然的脸庞。自去年以来,无数次征伐,并肩作战,每每都有将军身影,今日一别,却是再无相见之日了。

李从璟收起横刀,接过丁黑递来的衣袍,“传令全军,陵园集结。”

日暮,扁关,笛声悠扬响起。

李从璟扶起刘文,缓缓开口道:“尔等主将孙二牛,与本帅识于淇门建军前,彼时本帅与李荣、孙二牛等人亦是深入敌境,翻山越岭,探听梁军敌情。将军英姿,犹在眼前,却不曾想一夜未见,竟已生死两隔。百战军斥候得以有今日之貌,全依孙二牛与尔等之功……”

而她,实际上不过是个二八年华的少女罢了。

祭奠亡灵,诸将三拜,依次上香。

李从璟今日这番话,必定伴随其收复平州、击败契丹大军的讯息,传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