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568章 秋风知剑州,铁甲战普安(七)【2 / 2】

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攻城战自傍晚开始,连夜猛攻,不曾片刻停息——这便是兵力占优的好处了,三军将士可以用车轮战术,轮流攻城、轮流休息,让剑州城不得片刻喘息。

剑州战事,一日三报给成都,李肇兵败,大军被迫回防城池的消息,孟知祥当夜就知晓了。

若是孟知祥知道,他认为稳如泰山、足够坚守逾月的重镇,在李从璟这里,一夜没能拿下就很令人不满,不知会不会气得吐血。

至于这个第一是哪支军队,在孟平看来也是不言而喻。

得益于帝国这几年的太平祥和,百姓耕者有其田,粮食产量大为增加,粮仓才能如此充盈,也因此,李从璟能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策略贯彻得彻底,是以陈仓存粮丰富。

帐前,李从璟负手观望剑州城头,“夺下城头后,必有惨烈巷战,你部要做好准备。遂州、合州处境不容乐观,北路军不能在剑州耽搁太久,一旦数日内不能夺得剑州城,其必有后续援军赶到,战事期间将大为拉长。只有火速拿下剑州,右翼出龙州、经茂州,俯瞰成都,左翼重夺阆州、果州,支援遂州,中军方能直下绵州,兵临梓州城下!”

百石军粮,够一万大军一日之用,万石军粮,可以支撑眼下数万大军半月之用。当然,肉食、医药等其他补给要另算。

紧接着,一波烧得滚烫的铁水被倒下来,杨重霸双眼一凛,单手抓住云梯,身子转了一个面,挂在云梯侧面,铁水就从他侧前泼下,被他险而又陷的避过。也亏得他身下的是云梯车,要是寻常云梯,他如此动作,非叫云梯翻倒不可。转瞬间,杨重霸回身再度往上。

命令虽说下达,王思同却并未立即离开,而是抱着双臂问孟平,“百战军有何战法可以破城?”

剑州城的布局,是牙城依绕后山建造在它的前面,故而后山的王晖所部,既能进城守卫城池,又能出城袭扰攻城军队,在战事不利之时,还能依此撤退。

孟平这回没附和李从璟的话,在他看来,要夺下城头并非那么简单,除非……

他阅罢战报之后大惊失色,连夜召集幕僚、将官,来商议剑州战事。

不过,李从璟只需要防备王晖出城挑战,而不需要防备他逃跑——这反倒是他希望的。至于王晖出城袭击,李从璟虽说要做防备,却也丝毫不惧,无论是野战还是其它,李从璟都对禁军的战力有充分把握。

杨重霸攀上紧紧靠住城墙的云梯,双捶别在后腰,嘴里叼着横刀,右手握着比长枪还长的钩镰,仗着甲厚,连盾牌都免了,仰头就往城上攀爬。城头上的蜀兵密密麻麻,不停往下倾泻利箭,杨重霸置若罔闻,利箭打在铁甲上,砰砰作响,却几乎不能透甲。另外,箭矢携带有力道,能阻碍攀城军士步伐,但对杨重霸这样的猛将来说,这点力道等同于没有。

傍晚时分,三军开始攻城。

孟知祥点点头,示意苏愿继续往下说。

横冲、龙骧、虎卫三军,尽数抵达剑州城下,将城池团团围住的时候,已是当日午后。在这之前,三军将士花却了很多时间,去埋填城前的河流,并且将河水引向他处。若非如此,三军根本不能尽数在城前展开。

杨重霸所攀登的云梯,非是寻常木梯,而是下有高过人头顶车厢、车厢下有四轮、以车体稳定云梯的云梯车。

众人闻言,无不赞叹一声大帅英明。

苏愿沉思了许久,在众人都说过话后,这才缓缓开口,向孟知祥进言道:“李肇虽有小败,但剑州形势未必就真的一发不可收拾。剑州城小不假,然城防坚固,防御工事齐全,可称重镇。城池小,战线就小,加之剑州有万余兵马,纵然唐军兵力数倍,也无法展开,无法尽数发挥兵力优势,故而剑州城池并不易破——这与遂州难破是同样道理。”

夜已深,李从璟在帅帐中处理军务,营外,剑州城战事正紧,交战声如夏雷。

城墙上的蜀兵见杨重霸如此悍勇,立即有军士举起雷石就要往下砸,杨重霸抬头看见了,却全无退避的意思,手脚上的动作没有慢了半分。眼见那军士就要砸下雷石,忽而一阵利箭自云梯下飞上,将那蜀兵射成了刺猬,举过头顶的雷石再也没能扔下,反倒是失力砸到了他自己。

“至迟明日日落前,必须拿下城头,攻入城中。”李从璟站起身,走向帐外,语气不容置疑。他说这番话是有原因的,并非一味逞强,禁军强是有依据的,并非只是士卒悍勇,白日里他用强弩野战胜了李肇,不费吹灰之力夺下河桥,攻打剑州城,自然也不会没有布置。

未时,百战军开始攻城。

而后,百战军开始攻城。

剑州城非是如同长安、洛阳、幽州一般的雄伟大城,三里之城而已,城墙能高到哪里去?

苏愿瞧了孟知祥一眼,又继续道:“如此,剑州只需坚守一段时日,李从璟后继乏力,必定不战自溃,剑州之围也就迎刃而解。”

剑州城小,城小则城墙厚度有限,未到半个时辰,便又被他轰塌了两处城墙。

“哦?”李从璟眉头微扬,显然对这个答案有些意外。

翌日天明前后,虎卫军换下龙骧军,继续猛攻剑州城头。两军鏖战半日,虎卫军多番攻上城头,然则两川军士也十分勇悍,虎卫军未能继续扩大战果,将城池夺下。

与谢鱼竿、朱厹等说完事,李从璟转头问孟平,“战事如何?”

在陈仓至剑州的路上,一批批军粮,正流水也似,不停运往北山,而在更多地方,无数条粮草溪流,正在汇入陈仓这座大湖。粮草运输,如同河流一般,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所谓粮道,意即如此,所以一旦粮道被袭毁,不难想象其灾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