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640章 惊涛初起剑南道,诸侯掀起百丈浪(四)【2 / 2】

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笛声里会有老迈而慈祥的祖父,在官道边的茶棚里,爱怜的轻抚她的头。

“怎会没有消息?孟延意的行踪不是一直都在监视之下?”杜千书愕然,眸中闪过一抹焦急之色。

“我说小娘子,你路都走不稳了,还挣扎个啥,现在我一根手指头都能要了你的命,你还不乖乖投降?”那名黑衣头目抱着双臂,又开始说话。

杜千书猛然察觉到,这些年来他竟从未像今日这样,如此想念那个青梅竹马、却似已渐行渐远的人,苍凉悠长的梆笛声,不闻已是许多年。

在生命即将耗尽的时候,她要用仅存的力量绽放最夺目的光彩,她拥有一往无前的决心,因为错过了此时,她将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黑衣们在叽叽喳喳说些什么,她已是听不清楚,布满泥土与鲜血的手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梆笛上。

匕首费力挡开斩来的长刀,长刀上的力量已经叫人吃受不住,匕首脱手而飞,刘细细抓住这个机会,娇瘦的身子合身撞过去,将面前的黑衣扑倒在地,等她好不容易再抬起头时,地上的黑衣已经没了声息,一摊血液在黑衣身下蔓延开来。

……

惨叫与血雾中的刘细细目光冷静,犹如野狼,这让人很容易忽略她粗重的呼吸。梆笛插在腰间,刘细细右手长剑,左手匕首,在人群中贴着一个个黑衣的身子近身搏杀,不给黑衣乱刀砍来的机会。

因为战争,因为乱世,一切都变得截然不同。莫测的际遇与难料的经历,使得当年人早已不复当年模样,在身不由己的颠沛流离中,家乡成了难以归去的地方,他乡成了故乡,故人渐成陌路,那些美好的画面在回忆中逐渐支离破碎。

而现在,她是一个杀手。

还会有那个没有毁在大火里的村子,她会在午后明媚的阳光下蹦蹦跳跳,跑到那扇简陋的窗子外,眯着眼笑嘻嘻看向那个在窗前苦读的少年,而少年也会对她回以微笑。

脸色大变的杜千书慌忙向军情处跑去。

刘细细望着夜空,觉得疲倦如潮水,将她完完全全淹没。

她就势扣住那名黑衣的脖子,扯动他的身子为自己挡下一刀,不等错愕的对方再有动作,她已握住贴身黑衣手中还未掉落的长剑,趁势向上一撩,齐肩挑飞了对方的手臂。

好累,好累……

近来两川愈发忙碌,杜千书也不例外,时辰已经不早,劳累与疲惫早已爬满他全身,强打精神的模样,让他看起来像颗晚风中仰着头的麦穗,稍作犹豫,杜千书即道:“听闻大帅遣了人去带回孟延意,不知可否回来了?”

梦里还是边塞长城,千里明月,冷金甲,寒戍楼。

前方总有堵截之敌,这说明对方已经收网了,刘细细没有多言,只是双眼坚硬如铁。哪怕到中原已经四年,她的脸庞依然不如中原女子那般细腻光滑,相比之下仍旧带着几分粗糙,这让她看起来没有那般娇贵,相应的,也没有那般娇弱。

干燥的石径在院落中蜿蜒向前,树影婆娑,点点斑驳,来往的人影步履匆匆,如今深受帝国重用,走到哪儿都会被尊重的书生,停下脚步,忽然觉得一切恍然若梦。

没了孟延意要护着,刘细细终究是从青衣衙门杀手的包围缝隙中冲了出来,奔跑中回首遥望,刚刚倒下的那名军情处锐士,埋首在田垄间再也没有爬起来,她咬了咬牙,死死攥着梆笛,心中一个劲儿催促自己快些、再快些。

“他娘的!老子让你投降!”刘细细的态度让黑衣头目大为恼火,他两步上前,一脚踹在刘细细小腹上,将她踹倒在地。

她想听听苍凉悠远的笛声。

一个即将在杀戮中死亡的杀手。

她躺在冰冷的泥土上再也没了丝毫力气,只剩下胸膛随着吐血的动作一起一伏。

边远檀州,寻常村落,林木边溪水潺潺,秋叶零落,粗衣麻衫的少女,浣衣后在夕阳下吹响梆笛,笛声唤来苦读一日的少年,依靠在树边静静观望。斯年,山川无忧,少年无虑。

即便如此,刘细细也没有停止过向前突围的脚步,她身上新添了数道伤口,但没有一道伤口让她叫出声来,就好似冰冷刀锋掠过的不是她的身体,流淌出的鲜血也不是源自她的身体。

卢龙边地不仅给了刘细细可堪锤炼的身体,也给了她坚比长城的意志,她之所以一言不发,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想省下这份力气,那意味着她有机会多杀一个敌人,多坚持片刻。

或许,笛声里还会有贴满红窗纸的新房,她忐忑而期待的坐在床榻上,等着那个新郎用喜秤掀起她的红盖头……

对方的声音刘细细恍若未闻,只是佝偻的身子依旧顽固的迈步向前。长剑在地上拖出一道长痕,她的双眼虽已看不清太多东西,但坚定如初。

现在,她是一个人战斗了。

“处理好这件事……”杜千书暗暗默念了一遍,忽然察觉到心头一阵慌乱,出了事的孟延意即便能被军情处挽回,但首当其冲的孟延意护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