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926章 伐谋伐交可得地,唯独伐兵令人惧(中)【2 / 2】

我是蓬蒿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然,石敬瑭没有与李存勖相提并论的资格。

若是让石敬瑭逃回夏州去,以他在夏州的多年经营,未必不能据坚城而守,在夏州北广袤的荒漠中与禁军周旋。

李从璟点点头,将目光放得更远了些,对跟在李绍城身后的朔方军将校们道:“朔方军,国之重盾,诸位将士,都乃我大唐骁勇!有尔等驻守边地,方有大唐百姓安居乐业,方有朕在洛阳安心国事,朔方军,威武!”

石敬瑭跑了。

在李从璟的号令下,禁军没有冲进河西军营去,而是将其围了起来,在将河西残余兵马退路尽断的同时,任由定难军结束战事。这等布置,对定难军也是一种牵制,两军战罢后,无论李从璟如何处置定难军,禁军都能从容应付。

高审思抱拳低首,“为陛下守疆土,臣万死不辞!”

将士百战方为雄,马革裹尸不改容!为国之盾护君民,为国之矛击不臣!

李绍城再拜,“不敢言功,能为陛下牵马坠蹬,是绍城之大幸!”

从始至终,李从璟都没有踏进河西军营,他脚下的望楼高过十丈,足以看清战场大势。

没有大雨突至,没有电闪雷鸣,也没有临死大悟,更没有壮怀激烈,石敬瑭死得干脆利落,死得突如其来,死得没有挣扎余地——他甚至连话都未说完。

众将士奋然大喝:“大唐威武!”

朔方军将校抱拳齐声:“陛下威武!”

追杀药罗葛狄银和杜论禄加是题中应有之意,交给禁军精骑即可,不用李从璟操甚么心。

灵州城外的河西军队有三五万之数,连营十数里,一眼望去如林如海。只不过因为定难军昨夜纵火的关系,到了此时,营地已经面目全非,军帐、营墙都已残败,血火的残骸中黑烟袅袅,横七竖八的尸体与兵刃触目惊心,血腥味和焦糊味弥漫开来,真个一座炼狱。

沙场征战锐士纵横,金戈铁马血染战甲,壮怀激烈豪情千古,此固可歌可泣,然眼前事仍旧琐碎,需得李从璟劳心劳神。

……

待将士散开,杨光远望着快被剁成碎肉的石敬瑭,不屑的吐了口唾沫,对刘知远道:“陛下之令,是让你我将他带回去,此番你我却将他杀了,陛下会不会怪罪你我?”

李从璟抬起右手,如揽日月,“大唐威武!”

桑维翰是有悟性的,立即道:“此番定难军将校临阵倒戈,不就是因为畏惧我禁军战力?与我禁军战,则兵败身死,前途尽毁。彼等将校,岂能不惧?不愿身死道陨,想要谋求功利,便只能效忠朝廷!”

那将是个大麻烦,最不济也会分散禁军兵力,影响禁军西征的大业。

一声令下,百十锐士再不迟疑,轰然杀奔过去。

原因无它,他俩的家眷都在夏州。若是让石敬瑭逃了回去,其家眷亲族势必在第一时间,被石敬瑭尽数诛杀。所以他俩不得不拼尽所有力气。

待得旭日东升,霞光普照大地,万事万物皆能看得清楚后,李从璟这才让禁军出营。而这个时候,定难军与河西军的激战也接近尾声,因为二者营地相连,且定难军发难突然的缘故,河西军遭受惨败并无甚么悬念。禁军赶到的时候,大势已定,交战的动静也已变小。

看着围成圆阵,将石敬瑭护在中间,持刀躬身备战的十余士卒,杨光远眉头大皱,冷冷道:“死到临头,尔等还打算抵抗不成?速速放下兵刃,看在同袍一场的份上,本将或可饶尔等不死!”

灵州城的战事既然已经结束,被围的灵武县自然也会迎来曙光。但对大举出动的大唐禁军而言,战争还远未结束,眼下不过是解决了石敬瑭作乱与河西军队犯边的问题,接下来,禁军的兵锋要降临凉州、甘州、肃州,去沙州与归义军汇合,还要扫平西域。

在望楼上静静看着这等场景,李从璟的心绪并无甚么起伏。戎马多年,类似的场景他看得够多了。若说此时心中有甚么感慨,无非是清晰的意识到,灵州城的战事已经结束。

就如李存勖。

桑维翰寻思片刻,又道:“不过今夜定难军反攻河西贼军,却是让河西贼人不是因我禁军而败的了。”

李从璟自然不会让石敬瑭跑掉,下令精骑追击。

后晋开国之君石敬瑭,就这样在这不知名的小村外,被昔日的部将下令一群不知名的将士围杀至死,除了脑袋还算完整,几乎被剁成肉酱。

——在追击的过程中,他俩比禁军还要卖命,比疯狗还要疯狂。

在朔方,在边地。

华夏自古出雄师,中国历来为强邦。

李从璟摆摆手,“此言差矣。定难军之倒戈,便是因禁军强横,河西贼军之败,追根揭底还是因我禁军之盛。且朕拒绝贼人所请,已是表明我唐人志气,彼辈即便侥幸逃归河西,日后再面对我大唐精甲,亦同样会心生畏惧。”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