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415章 汉化【1 / 2】

鲇鱼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苏门答腊的梵文意思是“金岛”,因此在兰芳立国之后,苏门答腊这个地名就正式作古,“金州岛”成为哪里的正式地名。

自从去年冬天兰芳从澳大利亚手中买下澳属巴布亚岛领地以及附属的所罗门群岛之后,巴布亚岛已经全部属于兰芳。

而且是重中之重。

在目前兰芳治下的金州岛、望海州、以及桃花岛等地,华人实际上已经占据绝对多数,兰芳境内700万人口,华人占据600万以上,剩下的则是在荷兰殖民时期和华人关系不错的本地土著居民,这些人其实现在已经闭口不提他们的来历,从内到外都是以华人自居,他们迟早也会成为真正的华人。

哪怕到了十年后,农民也只需要缴纳很少一部分税赋,大概是“三十税一”的样子,和现在已经耕种成熟的土地税赋比例差不多。

这个名字的确很好听,但有点名不副实,爪哇岛上椰树不少,桃花还真是没有。

在去年西班牙大流感泛滥的时候,澳大利亚把巴布亚岛卖给了兰芳,之后澳大利亚人在撤走的时候,带走了几乎所有的没有感染西班牙大流感的当地土著,因此在目前的巴布亚岛上,土著居民的人数并不多,大概只有几万人。

兰芳虽然已经立国,并且也开始推行一系列同化政策对当地人进行同化,但根基并不牢固。

兰芳政府充分考虑到开荒的困难,因此规定,新开荒土地,农民可以无偿耕种十年。

而稻米的产量本来就比小麦高,兰芳治下的土地又雨水充沛,所以亩产300公斤真的不夸张。

没错,在兰芳,哪怕是现在已经耕种成熟的土地,每年的税负比例也就是大概“三十税一”,也就是说,如果一亩稻田每年可以收获900公斤大米,那么农民只需要缴纳大概30公斤大米,就算是完成了所有的税赋。

唯一例外的是巴布亚岛。

这也是没办法,兰芳虽然推行机械化,但在立国之初,工业基础薄弱的近似没有,目前虽然有很多工厂正在建设,但正式投产的几乎一个都没有,开荒更多的还要靠刀砍斧凿。

没办法,谁让华人的种地技能已经满点了呢,比勤快,几乎全世界所有的种族都要在华人面前甘拜下风。

为了抹去以前的荷兰殖民者和本地土著的痕迹,更换地名是必须的。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其实秦致远到现在对于北洋政府和南方军政府已经是基本绝望了,看看他们的采购清单吧,几乎清一色的全部是枪支弹药,其他有关国计民生的东西几乎什么都不要。

其实在外籍军团回国的时候,民国完全有可能走上另一条道路,但在阴错阳差之下,现在却成了这个局面,真是令人可悲可叹。

这个名字有特殊含义,即表明兰芳的华人不忘故国,又充分表达了兰芳的进取心。

这对于农业绝对是个重大利好,因为在同样条件下,使用了肥料的土地会增收百分之三十。

关于兰芳的一切,现在已经几乎传遍了民国,哪怕是政府已经下发了禁令,还是有很多百姓宁愿冒险,也要“下南洋”讨生活。

900公斤,这个产量看上去是不是有点太高?

真的没办法。

不知道那些曾经把外籍军团骂出天津的人,眼看民国落到这等地步是否会感到后悔。

人总是要失去一样东西,才能感觉到那样东西的可贵。

民国的海防,确实就是“有海无防”这个局面,就民国那几艘破破烂烂的军舰,说实话,连兰芳部队在欧洲时使用的猎潜艇都不如,所以民国虽然知道兰芳仍然在大规模移民,却没有任何办法。

因为没有基层政府机构,自然也没有办法进行人口普查,但估计最多也不会超过十万人。

秦致远曾经让唐新志试探性的表示想要给北洋政府援建一个化肥厂,但到最后谈来谈去,居然变成了一个军工厂,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比如说青霉素,想要吗?有,请拿大洋来买吧。

最后经过秦致远拍板,加里曼丹岛因为毗邻南海,被更名为“望海州”。

这从客观上也造成了自从第一世界大战之后,全世界的人口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没办法,在没用农业肥料之前,以前的农作物产量太少,养不活那么多人……

当然了,既然这片土地现在生活的是华人,那么以后开发出来的可耕地面积肯定会远远高于百分之五,百分之十五是保底,二十也不是不可能,甚至可以到三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