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423章 本来嘛……【1 / 2】

鲇鱼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因为罢工造成工人流失,所以对工期肯定有影响,这算是这次罢工造成的为数不多的实际影响。

秦致远在欧洲已经快三年,从秦致远身上,绝对看不到华人常见的宽宏大量和包容,秦致远甚至比犹太人还要锱铢必较,吃了一个亏,就要拿回十个利息,这在欧洲已经是共识。

所以在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永远无法获得执政党地位。

这些事,估计黄博涵本人并不知情,黄博涵本人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

对,就在日前,兰芳已经整理出一套“爵位制度”,准备用来封赏有功之臣。

兰芳初立,问题正在不断地暴露出来。

兰芳的效率还是很高的,罢工仅仅只是持续了一天,第二天便马上复工,看上去影响并不大。

对于这些捐赠,黄博涵一一记录在案,准备等秦致远返回兰芳之后再大肆封赏。

“对,从政!你知道的,因为我的姓氏,我在军队里只能就这样了,能升为少将已经是意外之喜,再想更进一步绝无可能,既然如此,我还呆在军队里干嘛?我才30岁,我还不想现在就退休。”皮埃尔也是明白人。

“也不算是矫枉过正,毕竟这世上从现在虽然没了郑大凌,但多了一个郑经,又给兰芳增加了一个反面教材,提醒诸位高官家属收敛一二,还算处理的不错。”秦致远基本感到满意。

华人官员,其实不管是触觉还是嗅觉都是极其敏锐的,不善于“望风使舵”的人,在华人官场内绝对混不下去。

“不不不,我不想加入兰芳国籍,我甚至不想去兰芳,我想留在巴黎,并退出军部,我想从政。”皮埃尔有志气。

像黄博涵这样的人,深悉“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道理,黄博涵是万万不会把自己置于风口浪尖的。

对于很多华人官员来说,可以能力有限,但绝不能不会察言观色,如果不能及时“体察上意”,那离致仕的时候也不远了。

这是个怪圈,很多人都知道这种情况会导致的恶果,但是却是个无法回避的怪圈。

什么都不理解,选民凭什么把票投给你?

“很好,明天我和路易斯有个约会,咱们一起去。”秦致远举双手赞成。

可怜秦致远前世只是一名特工,又不是宗人府宗令,这里面的弯弯绕绕秦致远也搞不清楚。

现在全世界都在看着秦致远,等待秦致远的下一步动作,因为无论是从秦致远的声明,还是丛兰芳的通报上看,俄罗斯布尔什维克在兰芳的小动作已经给兰芳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实际上都不用秦致远提醒,各国都对布尔什维克保持了最大的警惕,对于和俄罗斯有关的任何事都在严防死守。

进攻俄罗斯,真的和天气关系很大,每年的四月份至十月份,这是进攻俄罗斯最好的机会,一旦这半年无法解决战斗,那么天气就会取代俄罗斯人,成为进攻部队最大的敌人。

“你废什么话啊,别人对家属要求严格,到你这儿还能有错了不成?”秦致远不满。

“郑大力倒是聪明,这是借自污在帮他弟弟脱罪,这是做给谁看呢?”皮埃尔提及郑大力略带嘲讽。

以上这些,都是无条件的上缴。

“从政?”秦致远颇感意外。

而在兰芳,有钱人不仅仅是黄博涵一个。

这份声明被秦致远同时刊登在《每日新闻》和《费加罗报》上,不仅表达了对俄罗斯布尔什维克在兰芳进行颠覆活动的愤慨,同时还提醒各国注意布尔什维克的蔓延。

比如兰芳首相黄博涵的儿子们。

但严防死守被动应付肯定不是办法,直接从源头上消灭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虽然接到不少要求出兵的电话,但秦致远什么都没做。

“没错,我们是兄弟,我会永远支持你!”秦致远承诺。

当然了,这个“国民联盟”也是挂着羊头卖狗肉,他们号称代表“无产阶级”,其实成员都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没多大关系。

“希望你不要怪我,你应该知道我在想什么,我不想再过20年,当你已经站在这个世界之巅的时候,我还是躲在你后面帮你发电报。”皮埃尔明着是捧秦致远,实际上不无抱怨。

在黄博涵生活的荷属东印度时代,兰芳并不禁止一夫多妻,于是黄博涵前前后后娶了八个妻妾,有13个儿子,13个女儿,这本来无可厚非,黄博涵生的起,他也养得起,谁都管不着。

比如巴厘岛……现在的蓬莱岛,这个风景优美的小岛,现在已经成了众矢之的,有往私家园林方向发展的趋势。

就在隆氏兄弟拿着印刷有蓬莱岛风光的小册子满德国拉人头的时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蓬莱岛上掀起了一波“圈地运动”。

嗯嗯,这才是兄弟应有的状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