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51章 内阁?朱标绝祀?【4 / 5】

水光山色与人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是呢,权利是相互制约的,明朝皇帝也不是傻子,内阁负责票拟,皇帝负责批功,但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

所以可以发现即便是内阁权利顶峰时期的张居正仍然要和宦官冯保合作。

内阁与司礼监既是合作关系又相互对立。

所以翻看明史你会发现在文人笔下但凡是司礼监的宦官就没一个好东西,十足的恶人,一件好事都没干过。

仿佛刚生下来就撒尿浇蚂蚁窝,临死之前还要在浇一次。

但这个世界上找出一辈子一件坏事都没做过的好人很难,同理,找一个一辈子一件好事都没做的坏人也难。

按文人记载:皇帝坏的、后宫妃嫔坏的、太监坏的、宫女坏的、武将坏的、藩王坏的、百姓都愚昧无知。

那谁既聪明又是好人呢?

当然是我们文人啦!】

【永乐中期以后,内阁职权渐重,兼管六部尚书,成为皇帝的最高幕僚和决策机构。

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内阁权力开始上升,形成了更为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

大明应天府

朱元璋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这个惊喜实在是太大了一些……

咱听后辈讲了这么久也想通了,指望后世子子孙孙给咱一样勤政是不太现实了,搞个内阁帮皇帝分担也还能理解。

但咱设想的应该是勋贵、六部、内阁相互制约。

就算土木堡埋葬了诸多勋贵,起码也要内阁、六部相互制约,皇帝居中调节,方能保皇权,结果呢?

内阁兼任六部?

让他们自己制约自己?现实吗?

还有批红让太监代劳?咱不是不准他们识字吗?

随即面色阴沉。

“老四!!!”

朱棣见状连忙跪下,早知道刚才就不起来了。

“爹,不关我事啊,我现在什么也没干啊!”

“呵,现在是没干,以后全干了。”朱元璋冷笑着说道。“咱还好奇究竟后来的皇帝是有多废物,让大臣结党营私把持朝政?连史书都可以随意删改。”

“合着是从你这来的。”

“你亲手把杀自己的刀子递到他们手中的。”

朱棣委屈不已:“我也没想到啊,再说了,后辈也说我是把权利紧紧握在手中的。”

朱元璋大骂:“没想到?”

“没想到的事情多了去了。”

“咱也没想到你八百人就能造反成功。”

“更没想到你曾孙能在土木堡把勋贵全部埋葬!”

————

大汉长安

刘彻盯着朝堂重臣喃喃自语。

“废丞相?”

“设内阁?”

“皇权高度集中?”

众人无语了……陛下,有必要吗?

在您手下当丞相是要赌自己八字够不够硬的……您还嫌权利不集中啊?

上一位权利像您如此集中的皇帝叫秦始皇。

————

大明北京

朱棣将小朱翻了个面,笑眯眯的望着他。

“宣宗陛下,要不要给朕解释解释?”

“你和你家仁宗陛下该不会连绳子都没给他们套吧?”

“就让他们一口一口蚕食皇权吧?”

朱瞻基努力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

“爷爷,要不等我爹从太庙回来让他给您解释?”

“我还小啊,我什么都不懂啊。”

“爹怎么做的,我就怎么做的。”

朱高煦拍了拍脑门,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怪不得一位是仁宗,一位是宣宗。”

“都是些好庙号啊,文人这是在感谢大哥和大侄儿呢!”

朱瞻基转头望向朱高煦,挤眉弄眼的做出许多表情,二叔,求你了,少说两句吧。

“老二,派人去看看你大哥到太庙没有?”

“怎么半天没回来?别死在路上了。”

说完又让朱瞻基站直身子等着。

“好大孙,乖,等你爹回来,爷爷让你们父子团聚。”

话分两头,大胖左手烧鸡、右手烧鹅,满嘴流油,在太庙吃的不亦乐乎。

————

【而朱标的五个儿子,朱雄英早夭,朱允炆失踪,就剩下三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