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 53章 万事俱备【1 / 1】

寻舜觅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亦铭和怀素叔侄俩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说起了“秋收节”的事。

周亦铭道:“你们举办的‘秋收节’,又叫秋社。秋社,是指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是为秋社。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这就是秋社或者‘秋收节’的举办的一个溯源吧!另外,我查了一下,你们定的‘秋收节’的时间 ,正是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其它环节,我估计你们都能做好,祭祀仪式的程序比较繁琐,没有经验的话容易出现纰漏,到时,我派两个人去协助你们吧!”

怀素回道:“周叔总是在关键时刻,助愚侄于困顿之中,多谢了!”

周亦铭道:“贤侄对为叔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为叔又岂能对贤侄的事置之不理啊!”

说完,对视一眼,都哈哈大笑起来,这一笑,尽在不言中……

事已办妥,怀素就直接告辞回绿天庵了。

回到绿天庵,周亦铭安排过来煮饭做菜的人已在绿天庵旁边,搭了一个小棚,开始煮饭做菜了。

怀云正在指挥十二个人在广场上干活,八个去外面运石头进来,四个人负责按划好的线砌筑,砌筑好后,低涯处用沙石和土填平,凸起的石头用锤子打掉,抹平。

而拓宽绿天庵到大马路则有两波人,一波自大马路处往绿天庵方向修,一波自绿天庵方向往外修。

另外有六个人,跟着怀雷和怀电的划地基线进度,跟踪作业,效果也不错!

怀素看着这一切,似乎没自己什么事,干脆拿着木板和笔,到山泉边练字去了。

经过三十多人二天的奋战,终于把两条路,一个广场给修好了粗胚。

第三天,怀云留下十二个干活踏实的,在路上铺设长条石,长条石每块的间隔距离为一步(约50厘米),中间用鹅卵石填充到土里,压实,路两边各挖一条水沟,方便排水,免得积水泡坏路面和路基。

两条路搞好后,又给广场铺设长条石,广场的长条石紧挨着铺,不留空隙。

搞完这一切,又花了八天时间。

这时,离"秋收节”还有九天时间了。

怀云又安排这些人,在池塘的水面上搭了一座长三十尺,宽二十尺的台子。台柱打入池塘的泥里很深,且架子的各柱子间用铆槮结构连接,比较安全,为了万无一失,特意还用了十多条船,托在下面,减轻承重。

然后再铺上整齐的木板,比地面还要平整。为了安全,还找了几个人在上面练习打拳,跳跃翻转,也不受影响。

做完这些,还有三天就是“秋收节了。怀云又留下四人修补或备用,其它人先回去休息几天,“秋收节"当天,再让大家过来开收香稻。

第二天,也就是离“秋收节”还有两天的时侯,周亦铭陪着泉陵知县唐柏来看下现场的准备工作。

两人是从大路那边过来的,看到大路到绿天庵的那条小毛路,如今已是换上宽敞的青条石,以前一个人走还显得小的路,现在三个人并排走也丝毫不显拥挤。更有创新的是,大路与小路的连接处,修了一大块平整地出来,足足可以容纳二十辆马车的停放。

两人看到这些,心想,这个怀素,手笔还整的有点大哟!

一路走过,来到绿天庵门口。看到门口的“超级"广场,两人震撼得无以复加。

这还是那个门口那个站个二十人就显得拥挤的小坪地吗!这都快赶上校场(古代军队演武场)了好吧!

在两人震撼到不可置信的时侯,怀素闻讯而来,接待两位大佬。

见到怀素,周亦铭看到怀素为“秋收节”整的排场,心中欣慰不少,这个“因字结缘”的贤侄,每一次见面,都有新的惊喜!

怀素见二位前辈在此,估计也是来视察“秋收节”的准备工作,查漏补缺来的。

于是就汇报起工作来:“唐大人,周叔,‘秋收节’活动,我们准备了三大块的活动。

第一,祭祀活动。当天,由刺史刘大人主持祭祀仪式,地点就在我们站的这个广场。周叔你安排两个熟悉祭祀流程的人做引导和安排,我叫怀云过来协助和学习。

第二,开镰活动。开镰活动由唐大人主持并领头开第一镰,地点就在下方池塘搭的平台上,靠近平台的那一块田,我已教人放干了水,没什么泥巴,不会弄脏衣服。

第三,尝鲜活动。这个活动由周叔主持,我已做好准备,唐大人新割的第一镰稻谷,我马上安排人加工,连同稻田里的禾花鱼,喝螺等。用最新鲜的食材,最原始的加工,用感恩的心,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恩施!”

怀素说完,看着周叔和唐大人。

周亦铭和唐大人笑而不答,心中都是同一个想法:孺子可教!

接下来,怀素又带唐大人和周叔去到谷底,查看水面上的架子扎的怎样。

一路走下去,每一处台阶,都用的是青石条,既干净,又不打滑。木架子也扎的结实,唐大人甚至还在上面跳了几下,落下时依然稳稳当当地。那颗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下来。

怀素又指了指靠近平台处最近的一块稻田,这块田已放干水两天了,现在可以站人而不下陷,这稻谷也好干爽了,割下来就可以舂米了。

唐大人在稻田里踩了几下,开心的笑道:“大师狂中有细,思虑周全,这个‘秋收节’,刘大人交给你筹办,也是‘慧眼识珠’啊!”。

周亦铭也大笑道:“吾有同感!”

唐大人笑着问周亦铭:“这些水稻都有一清新的香味,就是我跟怀素大师第一次在你家吃的神农丝苗吧?”

周亦铭答道:“是的,我还担心,绿天庵这稻田种的神农丝苗不香呢。现在看来,其香味丝毫不逊于我在冉溪(今愚溪,五十多年后,柳宗元被贬永州,改名为愚溪,写出了千古名篇《江雪》,成就了永州八景之一的"愚溪晀雪”)源头种的神农丝苗啊!”

怀素道:“唐大人,要不,今天我们先试试这香米和禾花鱼的味道?”

唐大人顺水推舟:“客随主便,大师看着安排便是!"

说完,跟周亦铭对视一眼,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