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见是刘陈氏来了,王贺氏微微笑道:“妹妹怎么来了,快屋里坐。”
刘陈氏是个嘴笨的,被王贺氏这么一忽悠半句话也憋不出来。
王贺氏一听刘陈氏是来借米的,脸色立时阴沉了下来,皮笑肉不笑道:“呦,妹妹说笑了。眼下米价高的吓人,我们自己家还不够吃呢,哪有多余的米借给你啊。”
……
说这番话时王贺氏脸上浮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显然对当年的生活极为怀念。
她手指紧紧掐着大腿,暗红色的马面裙都被掐出了褶子。
“妹妹,你今日可是又泡了酸菜,拿来一坛叫我尝鲜?”
前段时间米价好不容易回落,这一下子又窜了起来,看样子来势比崇祯十五年那次还要凶猛。
就刘家穷的那鬼样子,借了米也还不起。
王贺氏的家就在刘陈氏家西边,她轻叩了叩门,不多时便有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前来开门。
思定之后刘陈氏便抱着个空坛子出了门。
是以米缸中的米粮从来都是浅浅一层。
如今适逢乱世,能够保全自身就不错了,哪还有精力照顾邻居。
姜曰广的建议是立刻开仓,依靠府库中的存粮来平抑粮价。
退一步讲,便是刘陈氏事后真的把借的米还上了,那也是自家吃亏啊。
她先是把刘陈氏让进院子,再四下望了望把门插好。
她要是真把米借出去,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刘陈氏看了一眼家中见底的米缸,长叹了一声。
如果朝廷不及时平抑粮价,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大面积饿死人的情况。
她们这样的小户人家没有囤积米粮的习惯,基本都是现吃现买。
那刘陈氏是个心地善良的,可心地善良又不能当饭吃。
刘陈氏咬了咬牙道;“实不相瞒,家中已经断粮了,还望姐姐能够借些米给我。”
借粮?啊呸!
现在一石米都快二两银子了。若是刘陈氏等到米价降到一两银子一石时再把等量的米还上,里外里要亏一半。
“那可不?这米价涨起来就收不住啦。妹妹难道忘了崇祯十五年的时候,米价最后可是涨到了三两六钱银子一石。我看呐这回估计至少也是这个价!”
可不管她说的天花乱坠,舌灿莲花,就是绝口不提借粮的事。
她邻居王贺氏的夫家是做绸缎生意的,一年少说也有上百两银子的进项,算是这一代街坊邻居里少有的富户。她和王贺氏平日里的关系不错,这番遇到难处前去借粮,对方好歹会借一些吧?
要怪就怪生在乱世吧!
王贺氏说的兴起,直是吐沫四溅,都快喷到刘陈氏的脸上了。
南京米价在短短五日内涨了整整一倍,如今已经逼近二两银子一石。
……
她的丈夫不过是个私塾的教书先生,一年的束脩加在一起也不过二十两。这么算下来,赚的银两全部买米都不够。
朱慈烺看罢户部尚书姜曰广上的奏疏,面色冷若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