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29章 议论纷纷【1 / 1】

海螺无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会试结束后,黄弘带着一批人加班加点地开展阅卷评卷工作,外面的风声暂且吹不到这里,倒是吹到了韩冲耳边。

御史台的人将最近举子们的动态做了个简要汇报,朝中群臣也都开始议论策论的题目。

“陛下,京中各大茶楼每日都有举子们聚会,他们在争论此番会试策论题的合理性,其中一个叫沈朗的举子尤为激烈,直言此次会试题目是在动摇国之根本,若朝廷坐视不管,恐怕会酿成大祸。”

韩冲对这些打舆论战的人毫无好感,他看向众臣,问道:“诸位也认为这些是在动摇国之根本吗?”

不用怀疑,韩冲就是这个算盘,他当然知道大明最大的地主就是自己,而那些搞土地兼并的就是二级三级地主,都是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他这样一搞,倒是将二级三级地主的土地分拆,诞生出四级甚至五级地主。

人一旦变多,原先的人的利益就被切割了,这些人没有怨言才怪呢!

而行商的巨大收益和鼓励技艺的发展,让匠人和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进一步冲击原有的阶层,让这些人的优越性大大下降了,对王朝的认同感自然就会下降。

而其中最大的杀器,就是户籍令推进,把人从私有财产变为社会资源,进一步瓦解了统治阶层,那些说韩冲在动摇国之根本的人没有说错,这就是韩冲的目的。

当然,明面上韩冲还不能直说,否则王朝没玩完,自己就要被玩完了。

“陛下息怒!”朝臣听到陛下这句诘问,跪倒一片。

“陛下所推行的政令取得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外面的人不懂,可在朝为官的都知道,若不是陛下坚持,恐怕辽地现在还在金人手中,国库仍旧不堪重负,陛下劳心劳神,怎么会是在动摇国之根本?”

“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也得引领一下京中的舆论方向,依臣所见,不如让举子们散去,不准在茶楼讨论。”

韩冲摇摇头,“堵不如疏,最近没什么事,不如你们去安排举子们友好交流一下,听听年轻人都在关注什么,怎么想的,百家之言才有利于国家发展。”

“不过朕可事先说明一下,朕的耐心是有限的。”

言下之意就是你们赶紧去吵起来,最好是吵得天翻地覆、不可开交。

群臣目送韩冲离开殿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

“太子殿下,陛下这个是个什么意思啊?”

群臣无奈,只好围着太子来求一个主意。

“父皇要求有百家之言,且不能放任流言的只言片语来煽动人心,不如搞一场公开的辩论赛,这场辩论没有对错,只有观众的投票,这就代表了民意。”

“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是民意所向,执着一些细枝末节就毫无意义了。”

“支持!自古思想是最难统一的,但可以引领,这一次可得好好准备一下,周御史,邓大人不在,不如就由你来牵头,办这一场辩论。”

周御史看向太子和叶阁老,太子也看向他,叶阁老微微点头,周御史便应承下来,回头就拉着几个同僚在衙门想法子了。

这个辩论赛不是没有例子考究,早就先秦时候,诸子百家时期就常有辩论赛,但那时候多是个人为代表出战,如今举子人数如此之多,而且还有不少人尚未发声,如何安排还是要好好想想。

“大人,这个辩论该如何安排?以前的人都是著书立说来反驳对方,这个面对面的辩论更注重反应能力、引经据典的能力,而且有投票能力的观众也得经过筛选,否则乱投就没有意义。”

周御史沉思片刻,说道:“不妥,哪怕我们学的是四书五经,可与百姓交流还是得讲大白话,咬文嚼字有何意义?读书人与寻常百姓的差异不在于谁说话文绉绉,而是谁看问题更深刻,谁更能解决问题。这一点,也是陛下所要求的。”

“陛下所要求的?”众人奇怪,陛下分明只说了他的耐心是有限的,这分明就是暴君之言啊!

“对,陛下说让我们去听听年轻人在关注什么,怎么想的。而这些的源头就是策论的题目,我前些日子也去过茶楼,听了两回举子们的讨论,理不辩则不明,不如就让全举子都参与进来,自发选择阵营,三天后安排辩论,每三天一次,刚好够安排三次。”

这可真够刺激的!

辩论完第二天就发榜,那些在闭关阅卷的官员根本出不来,也不知道外面的盛况,也就谈不上影响前程了。

辩论的安排很快便敲定,待叶阁老和太子都点头以后,周御史便联合京兆尹出告示,将规则公之于众。

举子们哗然,众人奔走相告,不出半日,就连京城的孩童都知道三日后在崇阳街开展一场辩论,所有人都可以前去观看并且投票,消息一出,崇阳街两侧的茶楼酒楼全部被定光了,所有人都十分期待这一场盛事。

凑热闹,大家都是认真的。

董千秋也收到了这个消息,他走出房门,会馆的举子都聚集在大厅中,沈举人不见踪影,罗举人正联合几位举子去报名。

这一次的辩题是:策论中的三道题目是否在动摇国之根本?

辩题直白且明确,据说是由御史台来举办此次辩论,不少举子原本担心选择阵营会否对会试成绩有所影响,但告示中明确表示不会。

这可是大明朝开国以来头一遭,诸位举子皆蠢蠢欲动。

董千秋一出来,罗举子便笑着上前,“董兄,早就仰慕董兄的才华了,此番我等想要报名参加那场辩论,还请董兄助我等。”

“罗兄言重了。”董千秋从小厮口中得知了这件事,他也是心中有了决断才会走出来的。

“董某嘴笨,如若罗兄不嫌弃,便一道去与他们论一论。”

“好!”罗举人十分高兴,他们已经有近三十人参加了,也有一些举子犹豫中,不过没关系,下午罗举子联合几个朋友,一起报名参加。

听说沈举人每日都在茶楼里煽动人心,他们早就看不下去了,此番有官府牵头,又不影响会试成绩,参加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