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无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去临安还是去应天?这看似是个选择题,但其实都不妥当。
“敢问丞相,去临安如何?去应天又如何?”韩冲现在信息不全,只能不耻下问了。
周遭安静了下来,韩丞相叹了一口气:“若是去临安,依靠长江天险自然可以稳定下来再徐徐图之,只是……”
只是这一去恐怕就再难重镇旗鼓,跨过长江北伐了。
“若是去应天,那里离汴京不算远,也可以收容逃难的百姓,稳定失陷之地的子民,只是应天以北,俱无天险,若匈奴南下……”
恐怕难顶。
啧,这个家当得,实在是让人窝火。
“还有一事,如今情势所迫,请殿下主持大局,登宝称帝吧!”
韩丞相这话一出,营帐内跪倒一片,殿下不登基,很多事依旧群龙无首,不如就让他上位,也好过事情毫无进展,僵持在原地。
“若本王登基称帝,他日迎回父皇和大哥,本王又该如何自处?”
韩丞相当即跪倒:“事急从权,请殿下可怜可怜那些战乱受难的黎民百姓,救救大宋!”
“请殿下救救大宋!”
营帐内针落可闻,韩冲手指点了点案桌,说道:“不管是渡江去临安还是向西去应天,本王都不选,要本王主持大局可以,打回汴京!”
“殿下!”六部的人几乎被匈奴人吓破胆了,谈何打回汴京,只怕在应天都睡不安稳。
“整顿军容军纪,让军中所有将士三日内递交退敌之策,若没有能力的,趁早回去种地。”
“另外,本王不是在和你们商量,大宋朝重文轻武许久,若是这一战不能胜,士大夫的风骨传承不如就此作罢。”
“真理只在箭矢所到之处,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韩冲的这句话振聋发聩,众臣感觉自己的脸皮被撕下来扔在地上反复无情地碾磨。
大宋开国以来便是重用文臣,诗书发展迅猛,却忘了北边恶狼的爪子有多锋利。
“你们继续讨论,本王就留在这里,三日后待看完折子,便启程北上,愿意追随还是归家做个放浪翁,但遂诸君所愿。”
韩冲说完便不管众人,在营地里转了一圈,转头朝王清说道:“饿了。”
王清很未从方才的震撼中脱离出来,此时对韩冲有一万层滤镜,韩冲这一说让他愣住了:“哈?”
“哦!奴婢这就去命人做些好消化的吃食,殿下稍等!”
营帐里面韩丞相被同僚扶着缓慢站了起来,揉了揉自己的膝盖:“诸位都听到了,陛下的志气比尔等想的要远大,臣愿追随陛下北上,诸位也将此消息散与六部官员,若是有去处不远北上冒险,不如就此离去。”
几人面面相觑,他们中主战的籍贯基本在北边,主和派的则是南北皆有,而现在七殿下如此上下一搅和,直接摆明了要战到底,甚至宁愿让主和派回家去
“若是北上,再出一次靖康那样的事,该如何?”
韩丞相叹了口气:“都是命数安排,走了这一遭,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是啊,做了所有该做的,若还是一败涂地,也就认了。
可若是什么都没做,被自己的假想吓个半死,然后龟缩一地,即便是残存数十年,也不过是虚度了光阴。
韩丞相不再多言,他朝兵部侍郎辛元说道:“着令将领三日内上奏退敌之策之事,就拜托辛侍郎了。”
“下官定然办妥。”辛元走出营帐,去找几位大小将领,七殿下领了勤王的名头,从汴京带出来的金吾卫不过千余人,一路南逃碰上了来勤王的两队人马,现如今已经有万余人。
只是这点人,还不够。
辛元和几位将领谈完事便回营帐,既然领了兵部的职务,退敌之策他便也要出出力才对。
韩冲缓了三日终于感觉活过来了,他吃完早饭就去了议事的营帐内,韩丞相等人已经在等候,他们都在看将领们递上来的退兵之策。
看到韩冲进来以后,众人起身行礼,韩冲不甚在意地挥挥手。
王清抱来一堆奏本,说道:“殿下,这些都是军中各将士的退敌之策,甚至有些大人也写了奏本,都在这了。”
韩冲嗯了一声便开始看奏本,这些人写的退敌之策大同小异,堪称保守。
不是要人海战术就是要训练骑兵营,可大宋军事上积弱已久,连战马都少,用何来组建骑兵营?
这个叫武穆的奏本有点意思,他建议将勤王的兵马合并,按照将士的身体素质差异分为先锋营、中军营、步兵营、弓箭营、重兵营,再按照不同的策略来训练,先锋营主要训练骑术、箭术、长枪,能够在双方对战时候出其不意,来去如风;
中军营主要训练阵法,保持和各营的联系,负责发号施令,需要人不多,但都得是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的人才;
步兵营和重兵营就是搞人海战术,身体素质过得去就行,机动性不高,但得抗揍;至于弓箭营,这个对士兵的要求也高,不仅要求箭术精湛,还要求会制造箭矢,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资源来制造伤害。
韩冲将这个奏本放在一边,继续翻阅,接下来就是六部官员的奏本了,他们之中除了阐述北上讨伐的必要性,其他都是滥竽充数,甚至有人提议将沿途的百姓纳入军队中,以壮军士之威。
看得韩冲嘴角直抽抽,他的目的是率兵亲征,然后自己被嘎掉,百姓加入军队算怎么回事?
战场中多一个战斗单位都多一分不确定,韩冲才不愿意冒这个险。
还不如找一些相对靠谱的,先保证自己是能够去亲征的,到时候上了战场不就好办了?身边的人总不能随时看着他吧?
韩冲翻开最后一封奏本,沉着眉眼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
最后看到落款,兵部侍郎,辛元。
这倒是个人才,可现在还不是时候,韩冲将武穆的奏本递给王清:“让他来见我。”
王清打开奏本看了一下落款,将名字谨记于心,又合上奏本还给韩冲,“是,殿下。”
营帐内其余几人很快就知道七殿下要见的人是谁了。
一个小小武翼郎,名唤武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