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于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周朝的女子过了十五岁的笄礼便能嫁人,从前她还是个小豆芽菜时,嫁人这事对她来说是顶顶遥远的事儿。
直到她来了初潮,杨蕙娘教她缝月事带时,她才真真正正意识到,自己是个大姑娘了。这种身体上的成长,让她又是羞涩又是惶恐。
杨蕙娘把缝好的月事带塞入她手里,笑道:“第一回来小日子,小腹大约都会有些难受,你若是难受便在床上好生躺着,忍忍便过去了。以后我们阿黎是大姑娘了,可莫再像从前那般跳脱莽撞。”
姜黎倒是没觉着小腹难受,只不过因着心里古怪又奇妙的少女愁绪,来小日子这几日她半步都不曾离开厢房,弄得姜令都以为她病了,差点就要去隔壁药铺寻苏世青来给她治病。
小日子一过,姜黎很快便又恢复了从前的活泼,初潮来时的那些个愁绪也被她抛诸脑后。
只是到底是不如从前那般没心没肺了,譬如再遇见霍珏时,藏在心底的那点朦胧心事一下子便明晰起来。
从前知晓霍珏是苏瑶的童养夫时,她只有个模糊的认知,那便是日后霍珏是要娶苏瑶的。只那时年岁小,总觉着成亲是件极遥远的事儿。
眼下她成了大姑娘,是再过一两年便能相看人家的大姑娘,“成亲”这样的事对她来说,已是迫在眉睫的事儿。
只可惜她这辈子都不能嫁与自己喜欢的人。
姜黎常听旁的掌柜娘子说,年少时的喜欢压根儿谈不上是喜欢。朱福大街喜欢霍珏的小娘子着实不少,兴许就像大人们说的,经年之后再回想,豆蔻年华时的喜欢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喜欢。
可姜黎知晓,便是有朝一日她齿落背弓华发生满头,她依旧会记着霍珏,记着年少时的这份喜欢。
诚然,他这人对谁都冷冰冰的,瞧着便不大好相处。但她就是忘不了四年前的除夕夜,他站在杏树下孤零零望着一穹飘雪的身影。
那时她毫不犹豫便将杨蕙娘给她的压岁钱塞入他手里,想让他开怀些,也想让他知晓这世间还有许多美好的事。
若是姜黎能回去四年前的除夕夜,她大抵还要同霍珏道一句:
“你别伤心,你没了家,以后定然会有人再给你一个家。到得那时,你便再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了。”
-
姜黎初潮刚结束没几日,中秋月娘节便到了。
这一年是成泰四年,自打成泰帝登基后,大周倒算得上是风调雨顺。百姓们日子过得好了,过年节时也比从前要舍得花钱,出摊的小商贩比往年都要多。
街上花灯如昼,人头攒动。
姜黎提着个花灯,与张莺莺、刘嫣一同行在最热闹的西柳大街。这里不仅有庙会,还搭了个傩祭戏台子,戴着面具便能进去听戏。
今儿是中秋月圆日,傩戏便以祭月神为主。
姜黎挑了个没那么吓人的兔儿神面具,才刚戴上面具,身后忽然涌入一群戴着面具的小孩儿,像无头苍蝇似地乱窜。
手上的花灯被撞落,姜黎慌忙去捡,再回头时早就寻不着张莺莺同刘嫣的身影。
“杵在这作甚!快走!”
身后密密麻麻的人着急着往里走,姜黎只好护着怀里的花灯,在喧闹声中前行。
行至半路,她身后忽然挤入一个高大的身影,人潮拥挤,姜黎回不了身,只能从前头的影子瞧见那是个身量高大的人。
说来也是奇怪,这人来之前,她被周遭的小孩儿撞来撞去,脚下的路走得磕磕碰碰的。可这人来了后,她身边那些急吼吼的小孩儿再也撞不着她。剩下的半截路,她抱着花灯,走得安然极了。
在看台坐下时,身后那人也顺着坐在了她身旁。
看台那处地儿没有打灯,姜黎偏头望去,借着淡淡的月色,只能瞧清那人脸上戴着将军周武的面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