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的大蜜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到了卫烬一周年的忌日。
宁王一脉,卫国公一脉,两府之人前往太祖皇帝的陵寝之侧。
说来,卫烬陪葬皇陵之事,放在大唐也算是一桩轶事。
他历经三朝,早在太祖时期就崭露头角,太祖临终前准许将卫烬列入陪葬太祖皇陵的名单。
结果,卫烬在建武朝的战功更甚,在战场上打出赫赫威名,建武帝本人也想让他陪葬建武朝的皇陵,以充实建武朝的门面。
只可惜,建武帝的这点小心思直接被文臣们以“祖制”二字给驳回了。
到了本朝,承平帝有过先帝的教训,就不再肖想从太祖的池子里选将了,而是直接从先帝陪葬的臣子里挑拣。
这段被两代唐皇争着陪葬的经历,也让卫烬的陵寝多了几分传奇色彩。
他们沿着太祖皇陵的大山向内走去,直至在一座持剑策马的将军石像前停住,石像的后面有一个小坟茔,底座刻着一块墓碑。
卫烬的名字赫然立在上头。
卫国公与宁王师兄弟走在前,两个头发皆白的老者,神情肃穆的向地下的卫烬汇报了两家的近况。
在这之后,又有冗长的宫礼,以及那种听了就让人悲伤的哀乐奏响。
李遇本来还有些触景生情的。
可经历过这么繁杂的程序之后,他已没有力气去悲伤了。
大抵,这祭拜礼仪当初能被定下,其中未尝就没有借此转移悲伤之意。
……
等到负责祭拜的礼官走开之后,坟茔前就只剩下两府之人。
明明人变少了,但这里好像才开始变得热闹。
男丁与女眷逐个上香。
宁王府这里,只有李遇这么一个独苗,他与师尊行过礼,就站在一旁近观。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丁旺盛的卫国公府。
只是现任卫国公的子侄辈,就有七男四女,孙辈加起来超过五十人。
李遇的目光扫视,仿佛在寻找着什么。
直至,一道熟悉的人影映入眼帘,对方身着素服,站在一众女眷中气质显得别具一格。
正是与他打过照面的卫玉真。
李遇看着卫玉真的时候,卫玉真仿佛有所察觉,眸子移向李遇所在之处,好像也认出了李遇。
二人的视线对上一眼,很快就默契地错开。
宁王自是没有错过这个细节,但他不动声色,心中却开始好奇。
傻徒弟到底是什么时候开窍的?
那卫家丫头说起来辈分也不小,她是现任卫国公的老来女,同辈中排行第七。
平日府中长辈都唤她为七娘,小辈则尊称七姑。
宁王本来并不关心别人府的后院,但他师兄的这位小女,当真比男人还要倜傥与潇洒,而且罕见的一心向武。
凡是见过她的,都很难忘记这份倜傥。
如果这就是自家徒弟的心上人,那么宁王这个做师尊的,只能说他的眼光不错。
只是,目前还不急着下结论。
不然闹出了“乱点鸳鸯谱”的笑话,一辈子难受的可就不止两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