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聊斋志异:关于“孝”一则细思极恐的小故事的感想。
中国的孝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孝,是真善美,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一种美好品德。
古人对于孝有一种执念,认为孝乃百行之源,万善之本,已经是一个非常的高度了。除了著名的三纲之中的“父为子纲”,亦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甚至把孝凌驾于子女的婚姻爱情之上,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绝的是“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最大的犯罪是不孝,这就似乎有些过了。
然后就有些关于孝顺的一些过分的故事,聊斋就收录了一篇《水灾》。
故事发生在康熙二十一年,山东大旱,自春到夏,都是赤地无青草。直到六月十三日开始下小雨,老百姓们就准备种庄稼了。到了十八日,开始下大雨,不停歇地下大雨。
一日傍晚,有一老者看见有两头牛往山上走,多年经验,老人告诉村民:“注意啦!大水将至啦!要小心啦!”就挨家挨户的宣传,不过,无人理会,大伙谈笑风生,该干嘛干嘛。
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果然,不久,暴雨如注,彻夜不止,渐渐地,大水淹没平地,房屋……
有一农人把两孩子扔在家里,夫妻俩扶着老母亲跑到高处避水。站在高处往下看,汪洋一片,淹得透透的。不过这夫妻俩心也够大的,“并不复念及儿矣”。
水落归家,村子已经成为废墟。当他们回家推门,发现家里有一间屋子完整无缺,两孩子坐在那儿嬉闹,一点事也没有。这就是奇谈了,大家都说这大概是就是夫妻感动天地,是二人的“孝报”。
笑话,这种事要是真的有谁这样模仿一下,可就真正是“笑报”了。
这个故事如果收录在二十四孝图,倒不奇怪,毕竟二十四孝图有一个大名鼎鼎的“郭巨埋儿”,郭巨这人家道中落,穷的没饭吃,他老母亲就开始减少吃的,省粮食,郭巨就和老婆说,家里穷,母亲都快没饭吃了,孩子又分掉母亲吃的,我们就把孩子埋了吧,省粮食给母亲。才把坑挖了二尺,突然挖到一坛黄金,这下好了,有饭吃了,不要埋儿子了,而且坛子上还写着: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这种孝又感动上天了。
《郭巨埋儿》和《水灾》这两故事可谓大同小异,互为媲美,不相伯仲。
但《水灾》被蒲松龄记载在《聊斋志异》,却突然有种阴气森森,细思极恐的感觉。
当时清王朝急于巩固统治,控制老百姓思想,大兴文字狱,糟粕横行,荼毒思想,把好端端的正能量的孝被扭曲成这样的奇怪故事,蒲松龄把这个故事这样收录,与鬼故事为伍,就是最大的讽刺与嘲笑。
想想现在,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尊老也要爱幼,百善孝为先。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才是每个人一生最有意义最有正能量最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