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513 章 元宵佳节2【1 / 1】

不会游泳的渔民子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元宵节,东府以前也会过来跟荣国府一起过,如今贾珍卧病在床,尤夫人、贾蓉秦可卿夫妇不便饮宴。

西府开席前,尤夫人、秦可卿来西府给贾母请安,贾母问了几句贾珍的病情,两人就告辞回去了。

族里的人,很多都来荣国府吃宴席,住在附近的亲朋好友也有过来的,薛蟠也早早过来了,贾琏陪他在外面坐着。

宝玉也邀请了柳湘莲过来荣国府过元宵,贾环本来也是想请的,宝玉早早请了,贾环就免了。

柳湘莲的房子是在宁荣长街的,距离荣国府很近,柳湘莲带着尤三姐过来赴宴的。

贾琏陪柳湘莲将尤三姐和一个新请的丫鬟送到贾府后院门前,就止步。

贾府另外有丫鬟,带着尤三姐进去给贾母请安。

柳湘莲也是从六品武官了,尤三姐虽然没有诰命,也是官员的正妻,贾府应该找个人陪她的。

李纨是寡居多年了,不太适合,王熙凤不论年纪与身份,倒是合适。

可尤二姐是贾琏的小妾,让王熙凤招待尤三姐,虽然不会打起来,两人互相看不顺眼,也是不自在。

王夫人还是负责招待薛姨妈、薛宝钗、薛宝琴,她们那桌还有两位贾族旁系妇人,辈分比较高的。

赵太太那桌,还有迎春、黛玉、史湘云、探春与惜春等姑娘。

贾母笑着安排赵太太,招呼尤三姐过去坐一桌了。

尤三姐坐在赵太太一桌,一晚上,王熙凤都没去赵太太那桌饮酒了,与平时满场飞的花蝴蝶表现,不一样了。

贾府摆大宴的时候,王熙凤与宝玉,是后院最乐于串桌敬别人饮酒的人了。

贾母再看向宝玉,已经有些不自在了,过年了,宝玉十七岁,贾环十四岁,贾兰十三岁。

平时,自己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宝玉喜欢坐哪里,还说无所谓,毕竟也没外人。

今日贾府大宴,请亲朋好友来贾府,有的宾客还携带女眷的,坐在贾家后院用餐,有一个宝玉在,有些不太应该了。

贾琏、贾环、贾兰都出去外面陪宾客了,宝玉还在后院厮混,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了。

贾母问道:“宝玉,听丫鬟们说,这柳大人是你邀请来的?”

尤三姐本来就长得漂亮,刚刚嫁人正是新婚,神采焕发,宝玉忍不住望了几眼。

听到贾母问话,宝玉得意的道:“老祖宗,是的,别看柳兄与环哥儿一起在韩王府当差,我和柳兄认识,可比环哥儿早不少呢。”

贾母暗示的道:“宝玉,你既然请柳大人来府里饮酒,他来了,你不出去陪他喝两杯吗?”

宝玉笑着道:“老祖宗,不碍事的,柳兄与琏二哥、琮哥儿、环哥儿、薛大哥都熟的,不会让他不自在的,我等一会再出去找他饮酒。”

“…………”

那边的王夫人已经听不下去了,板起脸来,对宝玉发话道:“宝玉,老太太让你去接待客人,你去了就是,老太太都叫不动你了?还是我让下人出去找老爷进来请你?”

宝玉除了害怕家贾政之外,也惧王夫人,不敢不从,耷拉着脑袋走出去了。

宝玉还想跟姐妹们说一会儿话,跟在后院饮一会儿酒了,再出去外面,真不明白,老太太与太太急什么?

…………

许竺家人都在天津,京城只有大哥许笠,他不可能去找许笠过节的,贾琮请许竺来过元宵,他就来了。

郑玄没来,郑玄祖父也算是朝廷大臣,今日家中也摆席,长子嫡孙的郑玄自然要在家里待客。

今日后堂人多,许竺到贾母荣庆堂大厅的门口外,给贾母请安了,就回去外面了,很是守礼。

今日宾客多,是不方便见探春的了,许竺从后院出去的路上,有个丫鬟给了他一个包袱,说是给他上次的回礼。

里面是探春给他缝的一件外衣。

这令许竺很惊喜,没想到,竟然得到了探春回赠礼物,许竺的手捏了捏包袱,里面是柔软的布料,应该是衣衫。

今晚元宵宴,许竺与众人饮酒,脸上时时是满脸笑容,酒到杯干,心情很是愉悦。

上次许竺给了探春几件礼物,探春在琢磨回一件什么礼物给他。

想着给他缝一件衣服,又没有他的身材高矮胖瘦的尺码。

想起宝玉也是小胖子,与许竺的身材很接近,去找袭人拿了一件宝玉的旧衣服,回去比对尺寸,对着做。

宝玉以为探春要给他做衣服,还客气说辛苦三妹妹了,探春见宝玉误会了,才说不是给宝二哥做的,自己是想学女红,私下瞎练,缝的不好,不敢给宝二哥。

………

贾府宴席刚开始,宮里就来人了,贤德妃派了人,送了一些礼物。

往年元宵节,元春会送一些花灯给贾府,还参与贾府猜灯谜的活动,现在她有身孕了,不再动脑费神做这些了。

送来的礼物,除了贾母,王夫人与贾政之外,贾环的礼物也是很好的。

元春终于认清楚现实了,不管自己高不高兴,庶子贾环已经起来了,不容再忽视。

书香门第的王家,凤巢之女勋贵郎家,都看上贾环,要招他为婿,皇上也介入暗示贾家了,元春如果还想继续打压庶子,替宝玉张目,就太糊涂了。

…………

薛蟠和贾琏凑在一起,小声的道:“琏二哥,咱们的香料铺子开张几日了,买卖很不错,照这样子下去,虽然比不过胭脂水粉,但也能赚不少银子的。”

薛家与贾琏、贾环合作的香料买卖,用的是卜世人的铺子。

卜世人开香料铺子已经超过十年了,积累了一些熟客,一直受本钱所限,又没有很稳定的上家,才发展不起来,勉强度日。

薛家做就不一样了,韩王府接手了顺刀帮的走私香料渠道,各种香料很齐全。

薛家进货很充足,还把香料发往南边去售卖,销路是不用愁的。

(有些书友提议不要再补了,补在前面,要返回去看,不方便看,就不补了,全勤奖不要也没事,继续码字中,晚点还有一更,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