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老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国梁、张作霖二人商议决定去旅顺打防御战,刘国梁心想既然老天让自己来到这个时代那就全力以赴让这个可怜的民族少受一些磨难。
11月5日张作霖、刘国梁向马玉昆请命率部下500人增援姜桂题,并将增援原因也详细告知于他。
马玉昆听后便同意二人前往,随后带着二人前去中军大帐请命宋庆,一般来说只要马玉昆同意了宋庆基本都会同意。
宋庆了解目前摩天岭情况守则可以进攻太难,他只能利用火炮优势和敌后骑兵不断骚扰日军。
“雨亭、国荣你们报国心切老夫明白,这样吧姜桂题姜总兵的4营桂字军也隶属于我毅军你们过去直接找他”。
“我书信一封你们带上给姜总兵他看了我的书信会给予你们许多便利,但是一切都要靠你们自己”,
“现在旅顺驻军多为老淮系,北洋的新兵有战斗力的都已抽调到朝鲜和鸭绿江了,你们切记不要经常陷自己于绝境”宋庆边说着边拿起毛笔书写。
“卑职谨记在心”二人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11月1日光绪收到虎山和九连城失守的消息后下令革去宋庆鸭绿江江防分军总统之职。
念其重创日军坚守五日没有援兵才退往摩天岭便任命他为摩天岭防区总统坚守摩天岭。
吉林将军长顺统领辽东湾16000兵马并协助李鸿章保卫旅顺。
授予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统一指挥关内外所有军队、任命四川提督宋庆为帮办。
11月2日日军第一师团和第六师团相继到达岫岩和大孤山。
吉林将军长顺在接到日军两个师团抵达花园口附近的消息后,于当日晚上率领靖边军和徐邦道等一万五千人退守金州。
因为岫岩和大孤城最远距离花园口不到80公里,日军只需一天急行军就到了。
日军第二师团发现清军撤离立即派骑兵追击,却遭到了徐邦道率领的三千骑兵围困双方厮杀两个多小时日军人数太少逐渐快支撑不住了。
徐邦道怕日军大部队追来就下令撤退,日军阵亡500多人清军阵亡600多人。
日军见自己人少又打不过便不敢再追击只是派侦察兵远远跟在后面。
11月3日日军第一师团迅速向海城进军因为一路上没有像样的抵抗日军在11月5日便占领海城。
第六师团于11月5日与第二师团在花园口汇合,日军辽东战区司令部也迁到了花园。
山县有朋随即让联队长以上军官于5日晚上赶到花园口召开军事会议。
刘国梁和张作霖也在5日晚上出发因为现在凤凰城到旅顺之间的岫岩已经在日军控制范围所以他们只能采取昼伏夜出的行军方式。
幸好宋庆将刚到的800匹战马分给了他们500匹,凤凰城到旅顺350公里,因为怕被日军发现他们走的略慢于11月7日上午到达旅顺。
此时的旅顺已经人人惶恐不安,因为就在刘国梁和张作霖行军的过程中日军第二、第六师团向金州发起进攻。
第一师团向营口、牛庄发起进攻,第十旅团接手海城只要第一师团把渤海湾沿岸的营口、田庄台、牛庄占领那么日军合围辽东半岛三万清军的大网就布置好了。
幸好刘坤一带着五千多湘军赶到配合营口附近的五千多兵马保住了营口。
牛庄和田庄台已经被日军第一师团攻下,如果后援的三万清军明天还无法赶到那明天营口也将失守。
不过由于战事太过紧急,刘坤一传令后援的三万清军不要再去奉天了直接出了山海关直奔营口。
他现在已经顾不了奉天了,要是辽东半岛的清军被消灭再加上旅顺被日军攻占,那他可就是真的要背黑锅了虽然他才上任几天。
金州的长顺和徐邦道也都算善战之将,他们凭借金州城池和金州多低山丘陵的特征,占领各处高地抵抗日军进攻,日军很难前行。激战一天虽然清军伤亡不小但也算暂时稳住了防线。
刘国梁、张作霖率众人到达后,径直去找姜桂题并把宋庆书信给他看。
看完后姜桂题立马说道“哎呀原来你就是我桂子军出去的小诸葛啊,当时要是让我知道我怎么都不会放你去马玉昆那里哈哈哈”姜桂题大笑说道。
“谢姜大人抬举,卑职就是想与姜大人一起誓死保卫旅顺”刘国梁语气坚定的说道。
“好啊好啊壮志为国,老夫佩服,老夫现在正缺出谋划策的人才”姜桂题捋着胡须说道。
姜桂题也算是一名悍将毕竟和马玉昆一样都是出自毅军,在旅顺之战中他和徐邦道两人战斗到最后,其他如卫汝成、赵怀业、黄仕林在日军攻进旅顺就扔下炮台跑路了。
这里介绍一下旅顺,它的防御是非常坚固的被誉为东亚第一要塞,是李鸿章花费十七年耗资几千万两白银打造的。
整个旅顺防御圈共计海上炮台18座,陆上炮台18座,共计大小火炮120多门其中240毫米克虏伯巨炮就有十多门,炮弹库存总计250万发。
这是什么概念,这么多的重炮和炮弹在中国近代史上绝无仅有。其火力超过了甲午日本陆军炮兵总和。
其总火力超过了抗日战争全中国陆军炮兵总和,以及抗美援朝前期志愿军炮兵总和。
然而就是这些耗费巨资打造的堡垒一天就被日军攻陷了,里面的火炮、炮弹等军事设施,据日军战后统计价值白银五千万两以上。
再加上赔款2亿两和赎回辽东的3000万两,日军此战共计收获接近3亿两白银。
列强都看的眼红日本,在当时帝国主义国家里面是小弟般的存在,然而小弟都能拿这么多钱,那大哥们也不能落后。
五年后,八国联军再一次打进北京这是后话了。
刘国梁来之前已经和宋庆讲过了,让他上书朝廷和李鸿章,将吉林将军长顺和徐邦道的兵马全部撤进旅顺打防御战。
日军两个师团逼近清军,那一万五千多人不论是凭借花园口还是金州,都是守不住的。
两天后李鸿章收到信后,二话不说立即请求面见慈禧太后,在获得允许后于11月6日由天津到达颐和园,经过半天沟通慈禧同意李鸿章的意见。
光绪知道日军三个师团逼近旅顺后也不再多说什么,主要是慈禧点头了,可以这么讲,清廷主战派一直是拖李鸿章的后腿,唯独派吉林将军长顺增援花园口是帮了他的大忙。
当他得知有一万靖边军增援花园口他当晚兴奋的没睡着,因为旅顺兵力空虚,再加上他的那些淮系和北洋的精锐,能调的早已调往朝鲜和鸭绿江。
剩余在旅顺防守的都是新招募的新兵,旅顺防御坚固他是知道的,如果在增加一万五千多人,那日军短时间是没法攻克的。
后续内陆十几万兵马到达就能和日军僵持住,不得不说李鸿章的思路和刘国梁的思路不谋而合。
长顺接到命令后也算松了口气,他是想撤往旅顺,毕竟金州的防御工事和旅顺没法比,他征战沙场几十年这点还是知道的。
不过没有慈禧的同意,他在撤退一次估计就要被光绪等主战派严办了,第一次从花园口撤往金州还是慈禧把他保了下来。
11月7日经过三天激战金州清军伤亡三千多人日军一千多人,再不撤退有溃退的危险,当晚长顺就带着剩余清军一路撤往旅顺,在撤退途中又被日军消灭一千多人。
不过长顺、徐邦道的加入使旅顺防御变的稳固,很多炮台防御人数明显增加,清军有了主心骨,长顺战斗意志也明显增加。
长顺是虽然协助李鸿章防御旅顺,但李鸿章不在那他就是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