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四百八十九章 指望他们能打赢校长,不如相信我是秦始皇【1 / 1】

人狼预言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的名树的影。

叶洛要搞助学基金的事情很快就在参加北平会议的一群人里传开了。

他唯一创办的基金——叶氏慈善基金会,刚出来时遭到无数人的质疑和嘲讽,叶洛没有气馁,顶着巨大压力将它一步步经营了下去,这才有了现在的风评和名气。

许多人很后悔没有入股叶氏慈善基金会,为自己的鼠目寸光感到羞耻。

挣不挣钱其实不重要,若是能像叶洛一样在北方获得如此大的民心,花点钱又如何?

因此这个助学基金才起个头,除去阎老西外,又有诸多大大小小的军阀和各界名流联络上叶洛,希望能入股出一份力。

汪某人举办的北平会议还在继续召开,但人心早已涣散,后面两天的进程就是在走走流程,没人真的在意结果和未来。

他原以为能靠这个积累一些人脉,集合那些看校长不爽的势力,将他们联合起来配合自己一起反蒋,再不济,靠着此次北平会议,至少得确认自己在反蒋势力中的龙头位置。

奈何三天过去,北平会议的热度甚至还不如叶洛搞的这个助学基金。

如今北平这边大大小小的报刊杂志争相报道着北大助学基金的新闻,恨不得天天把叶洛的照片挂在头条引流,至于这个北平会议,还得汪某人出钱,他们才舍得分一个小夹层给他。

待遇差距之大,令人唏嘘。

张汉卿总算看明白了这批人的情况,混了三天吃吃喝喝,准备拍拍屁股带叶洛回奉天潇洒。

按叶洛的笑话,“指望他们能打赢校长,不如相信我是秦始皇”。

虽然不知道这个笑话的典故在哪儿,但张汉卿莫名觉得好笑。

与北平会议相关的一切事宜叶洛都没有去掺和,偷偷潜藏在北平的情报处特务们观察了许久,终于确认此事,马不停蹄的拍了电报给校长,为叶洛澄清了一切。

其实这群特务也不想和叶洛为敌,甚至隐隐希望能和二少爷站在一个阵营。

多次事件证明,即便是号称“活阎罗”的戴立也搞不定叶洛,好几次成为他的手下败将,谁还敢正面和二少爷互刚啊?

叶洛在北平一直留到了十二月底,这些天都在跟北平的十所国立大学(包括清华)的校长,商量创建叶氏留洋和科研基金的事情。

他为北大风风火火搞助学基金,个人出资100万大洋,社会募捐400万大洋,很快就凑够了骇人的500万大洋,帮北大先发了拖欠的教职工工资。

剩下的那些钱由叶氏投资在北平的分部掌管,平时用于各项商业投资和使用,以此利滚利,若北大师生有需求,只要向校内高层申请,最后通过助学基金委员会的审核,便能成功提款,以解自身燃眉之急。

介于前世的种种经历,叶洛在设立助学基金后,着重强调了要精简管理人员数量,尽量简化内部流程,不要搞得和政府部门工作一样,学生申请一百大洋助学,最后得一年半年才审批完成。

只要有钱的地方就有蛀虫。

幸好叶洛深谙此道,有叶氏慈善基金会的前车之鉴,助学基金至少前期运作的非常完美,没碰到什么难题。

委员会成员初步认定为五人:叶洛、蔡元培(现任校长)、马裕藻、校长、张汉卿。

其实真正管事的大概就只有蔡元培和马裕藻了,叶洛偶尔提供意见,至于校长和张汉卿就是挂名,借一下他们的东风,也顺便提供一下政治界的后台。

这种不花钱却有好名声的事情,校长乐得不行,满口答应,完全忘记了北大曾是地下组织成员聚集的“匪窝”。

二少爷仅仅花了几天,说了几句话,写了张支票,就把纠缠北大数年的财政问题给轻松解决了。

看到这一幕,其他大学也纷纷眼红起来,校长们联名找上叶洛,希望他能帮助自己学校也整个类似的基金会。

这些都是目前国内最顶尖的大学,汇聚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学子。

1929年,距离37年仅剩八年,日后抗击日寇,抵御外敌的一大部分精英就来自于此。

叶洛当然不会吝啬钱财,反正都是举手之劳,便一一允诺了下来。

众人商议了几天,便有了创建叶氏留洋和科研基金的计划。

初步计划如下:

叶洛每年捐资100万大洋,资助50位北方地区最优秀的学子赴欧美公费留洋,另外每年再捐资50万大洋,资助100位北方地区优秀学子留洋勤工俭学(以美国纽约地区的大学为主),这些学子课余可在纽约叶氏相关产业,或是洪门下属产业打工赚生活费。

清华学堂昔日的公费留洋班因庚子学款逐渐耗尽而作废。身为曾经的受益人之一,叶洛重启该项目,挑选最优秀的十名学子,送往世界各地顶尖学府公费留洋,可一直读到博士后。

该项目也纳入叶氏留洋和科研基金中,所需钱财均由叶氏投资提供。

该计划拟定和公布后,南北各大报纸陆续发布消息,无数学子振奋,那些来自贫寒地区,很难得到留洋机会的学子有了希望,一时求学之风盛行,竟然盖过了“交谊舞”之风。

两个助学基金,少说每年要花掉叶洛300万大洋,如此财大气粗的行为,全国震惊。

一时间,民国首富的言论遍布各地,也许他的财富在外界看来目前还远不及孔宋两家,但他的风评和名气已经赶超孔祥熙和宋子文。

其实叶洛真正的财富也暂时超过了这两家。

30多亿美元的资产,放在世界那都是最顶尖级。

钱生钱比赚钱容易得多。

而且有了偌大的名气,叶洛就是叶氏投资的一块金字招牌。

在北方,只要是叶氏投资名下的企业,生意都红火得不行,民众感觉买叶氏的产品,就在资助自家学子读书留洋,很有民族认同感。

连带着像华联影片公司这种和叶氏投资合作的公司都受益良多,公司老板罗明佑专程跑来北平请叶洛吃了顿饭,留下五十万大洋无偿捐赠给两个助学基金。

“阿洛啊阿洛,为什么你做任何事情,看起来好像都那么容易呢。”张汉卿都有些羡慕他了。

叶洛笑而不语。

其实后世某手机品牌玩的就是这一套卖弄爱国情怀,但时代环境不同,1929年,这种操作更容易奏效,效果也更好。

他只是让旗下的那些报刊偷偷将助学基金、爱国求学、内忧外患和叶氏联系在一起,便爆发出了骇人的化学反应。

和后世不同的是,叶洛是真在做事,而不是利用爱国来发大财。

所以他问心无愧。

只是这事揭开里子,依旧是商人的利益论调,难登大雅之堂,所以就不和张汉卿等人详细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