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三百四十七章 凉州对【2 / 2】

庄不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修沉默,脸上什么也没有。邸报是荀彧让人给他快马送过来的,内容很简单,张角在山东起事,规模浩大,兖豫青徐冀荆扬幽,八州俱起,分为三十六方,每方置一渠帅,部众皆以黄巾包头,口号就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天子已经派骠骑将军董重统前将军袁绍、左将军公孙瓒、右将军皇甫嵩,各州刺史、郡太守前往征讨,卢植任中郎将,统北军五校,随骠骑将军征伐。

刘修接过手,扫了一眼,有一大半人不认识,不是他们没实力,是因为他们在凉州以外的名气不够,所以刘修没听说过。

刘修也觉得他是最好的人选,由他出面,比他亲自出面还要方便一些。“那就有劳先生了。”

“先生的意思是?”

“师姊,师父等急了?”那年轻人笑了起来,拿下了头上的帽子,抖了抖,一头如瀑青丝披散下来。如果刘修在这里肯定能认出来,这正是曾经侍奉过他几个月的太平道女弟子蓝兰,另外一个却是她的同门师姊杨凤。

历史上第一个起来造反的大多不是最后一统天下的那个。在此之前的有陈胜,在此之后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袁绍袁大公子便是其中之一,当初身为山东盟主,一呼百应,大有天下要改姓袁的架势,谁曾想官渡一战,他就成了曹孟德的垫脚石呢。还有朱太祖说得对,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出头椽子必先烂。阎忠聪明是聪明,这一点忍性还是略有欠缺。

阎忠没有急着开口,而是从火塘上提起铜壶,倒了两杯茶,一杯递给刘修,一杯自己端起来美美的品了一口,这才不紧不慢地开了口。他是凉州人,对凉州的情况熟悉,又没有要为大汉效忠的条条框框,说起话可就直接多了,针针见血。

阎忠点头称是,又说道:“将军,凉州汉军七营,现在只有麴家一营,其他的可有目标?”

“不是没了,只是这两个部落被打残了,剩下的人被其他部落吞并了,要不然钟羌能这么快的强大起来?”禇燕不动声色地说道:“羌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散入群山,休养生息,什么时候伤好了,什么时候再来。汉人不能在凉州久住,就算打赢了也只是暂时的,是扬汤止沸,不是釜底抽薪,不可能彻底解决凉州的问题。”

“看到了。”蓝兰道,“不仅看到了刘修,我还看到了麴义和李文侯。”

张鸣若有所思,慢慢的嚼着饼子,直到把一块饼子全部咽下去,这才拍了拍手:“大贤良师此刻应该已经发动了吧?”

刘修静静地听着,不时的呷一口茶。阎忠用手指蘸着茶水,在案上描给着逐鹿天下计划的模样让刘修想起了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划策,鲁肃在江东为孙权作谋。如今刘备还他的羽翼之下,诸葛亮大概还没出生,鲁肃最多是个小屁孩,可是阎忠却在为他做同样的事。

刘修连连点头赞同。益州以山地为主,骑兵发挥不了作用,善于山地战的羌人倒正是可用之兵。如果能把益州夺到手中,那可真是从关中,背靠凉州,左揽幽并,右揽巴蜀,俯视中原,蓄势待发了。朝廷的大军都在山东平叛,抽不出兵力来益州,正是他进入益州的好时机。

张鸣眉毛一挑,点了点头。

……

但是他有顾虑,黄巾虽起,距离天下大乱却还有一段时间,他现在就急不可耐的进入益州,扩充地盘,会不会成为出头鸟?阎忠是个智者不假,他的对策也确实可行,可是如果他急于造反,时机不对,没等天下大乱就露出不臣之心,只怕会死得很难看。

阎忠笑笑,他开始到金城来,就是想用自己的名声为刘修招揽金城豪强,现在不过是把这个范围扩大了一些罢了,仍然算是他的目的所在。

阎忠在历史上好象没什么名声,但他说的话足以说明,这世上从来不缺千里马,缺的是伯乐。哪怕你是和氏璧,遇不到卞和,你就是一块顽石,注定要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光彩。

阎忠扫了刘修一眼,轻轻的放下邸报,轻声笑了:“这才是小乱,骠骑将军虽然无能,可是袁绍、皇甫嵩都不是易与之辈,想来山东之事应该很快就能平息。不过,这才是开始,将军要想在接下来的乱世中立足,必须做好准备。”

“李文侯?”张鸣冷笑一声,“羌人果然是靠不住,先有天狼,后有李文侯。”

“将军言之有理,这件事,就交给忠去办吧。”阎忠主动请求道。

张鸣眉头紧锁,沉默不语。他让蓝兰去观察一下刘修,就是想看看有没有刺杀的机会,如果能刺杀成功,那凉州的形势还有可救的机会。可是他也知道,不仅刘修本人武技高明,他身边还有许禇、王稚这样的高手,要想刺杀刘修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郝昭等人诧异,却也不问,跟着刘修向前走。许禇朝这边看了一眼,见刘修没有给他任何命令,也没有再问。大军依次通过陈懿等人面前,转过一个山坡,渐渐的消失在群山之中。

禇燕躬身领命。

“按照预定的时间,应该已经发动了,只是我们离得太远,金城又被刘修夺了回去,我们无法得到朝廷的邸报,这才一无所知。”

“羌人要生存,只要不能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羌乱就不会停止。刘修想以凉州为根基,只会越陷越深。从前汉赵充国开始招抚羌人,又有谁真正解决羌人的问题了,反而越演越烈,凉州糜烂,无法收拾。刘修此举无异于自蹈泥潭,到时候他要么因羌人的叛乱而降职免官,要么被羌乱缠住,无暇东顾。大贤良师交给师傅的任务,岂不是已经圆满完成了?”

“尚未有明确目标,我只有一个基本想法,尽量做到平衡,不要让某一郡独大了。”

在与羌人对峙的时候,刘修派人向赵云发出攻击的命令,并向韩遂报平安。赵云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带领大军发动攻击,徐荣带领安定郡的杨定、皇甫郦等人协同作战。羌人和他们对峙了大半个月,已经有些倦怠,觉得己方兵力占优,没有太把汉军当回事,待双方一交手,羌人这才如梦初醒,原来并州来的汉军这么强悍。

“请先生详言之。”

这和历史的事情差不多,如果有差别,大概只是因为还没到甲子年,所以“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八字个不见了。另外一个区别就是统兵的成了骠骑将军董重,原本历史上的大将军何进现在只是河南尹,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可是原本微不足道的袁绍却成了前将军,兵锋直指钜鹿:张角的大本营。

“我想,那么多地方都乱了,太平道的人都跑到凉州来了,又怎么可能不去益州?将军当做好准备,益州一起,陛下也许就会让将军入益州平叛。益州多山,羌蛮众多,不良于骑,将军的并州铁骑虽然骁勇,恐怕无用武之地。以忠之见,羌人善于山地作战,以羌军入益州平叛,正当其用。”

“将军放心,且不说此时此刻凉州尚未平定,就算平定了,又有谁能解凉州的困局。建羌军以羁縻羌人精锐,以羌治羌,此为上策,如解散羌军,不异于放虎归山,释龙入海,自生事端,谁要是这么干,就算将军容得,凉州人也容不得。”

在一句句看似随意的闲聊中,以关中的八百里秦川为腹心,以凉州为依靠,征兵养马,只等时机成熟,就挥师东向,席卷天下的宏伟蓝图渐渐露出了雏形。

“不瞒先生,我担心的也不是黄巾,我担心的是我平定凉州的一片苦心,会被人以为拥兵自重。正如先生所言,并凉皆是精兵所在,我在并州之时,便有人担心我养寇自重,如今为了解凉州困局,我又要建羌军以分离羌人,只怕弹劾我的奏章已经堆满了陛下的御案。不日之内,便会有新的凉州刺史到,我说不得又回洛阳去做富家翁了。”

“立足关中,倚靠并凉,养兵积粮,静观其变。”

聂啸死了,天狼和李文侯降了,钟羌精锐急急忙忙地赶回榆谷,刘修带着三千亲卫营如入无人之境,现在又要去金城攻击羌人,解救韩家。羌人虽然说还有三四万人,可是那些人以步卒为主,战力低下,溃败是意料之中的事,刘修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往来数千里,已经将张鸣的努力化为乌有。

阎忠和荀攸都成了大家讨好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