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荩忱很清楚,至少后者的范围内是可以修通另外一条运河的,也就是后世的明清运河。
时代变了啊,所有人的目光交错,都看出对方眼中的深意。
大汉的都城本来在建康府,结果现在洛阳抢走了都城的位置,建康府一下子沦落成了和长安、邺城并列的陪都位置,甚至说起来还不如成都府人天天挂在嘴边的“龙兴之地”来的好听呢。
李荩忱并不知道群臣们的心中现在已经经历了怎样的震动。
尤其是未来冀州和幽州还要被纳入运河体系之中,这条运河一旦修通,自然可以直接让江南的货物向冀州和幽州等地运输,快速的促进这些地方的发展,而且还不需要专门到洛阳兜一圈。
与此同时,还有杨丽华和徐素,分别带着人马从另外两路南下,分别走襄阳入沔水进入大江和走青州下楚州。
别人,至少现在还没有证明自己具有这个能力。
看来各部真的要组织一下,到下面各地州府去走一走看一看。
因此现在大家应该认识到,外敌还很强大,并且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又会冒出来新的敌人。
现在的大汉,是一个大一统王朝了,假如大家还在用旧有的眼光去打量这个时代,那么被用不了多久,他们也会被淘汰。而他们惊恐的发现,之前的自己,好像还真的是这样的目光。
现在的运河依托邗沟-鸿沟,实际上是从江南斜斜连接了洛阳等中原重镇,而青州和徐州等地想要南下,就必须要到淮水岸边才能转为水路,这显然是不利于交通的。
因此江南士民们,尤其是当初那些从龙积极的人们,心中还是有些小情绪的。江南人投入了这么多,洛阳你个浓眉大眼的,凭什么?
这两队人马不但同样有大量的工匠随同,沿途考察开辟运河或者道路的可能性,前者是为了加强荆州和中原之间的联系,后者泽是为了加强青州、徐州等淮北重地和江南之间的联系。
嗯,是为了深厚的感情,才不是为了江南的赋税和物产呢。
陛下没有跟他们一般见识,甚至还愿意带着他们去看,这才是真正的胸怀博大。
只有紧跟着陛下,真正的带着大汉在废墟中站起来,才能让大汉有更多的资本去应对新的威胁,去和其余的民族争夺那为数不多的崛起的机会!
而实际上真正对李荩忱北伐帮助最大的还是江南。李荩忱是在入江南之后,才算是真正拥有了一块物产丰饶、人口众多的土地,从而确定了自己的基本盘,之后南征北讨,有了今日的偌大王朝。
陛下的诚意,毋庸置疑!
没错,盛世,在大家看来,一个钟离城,已经算是盛世的象征,而可想而知,现在的江南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所以说大汉的江南已经进入了盛世,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这一次李荩忱不但亲自到江南走一遭,而且和去邺城的御驾亲征、去长安的轻车简从不同,他这一次是带着船队、百官从洛阳沿着运河浩浩荡荡的南下,视察沿线州府以及整个运河的运行状况,声势可谓是浩大,充分的表明了皇帝陛下对于江淮和江南州府的重视程度。
巴蜀是龙兴之地。
而随驾的妃嫔也很多,沈婺华和陈宣华是跟在李荩忱身边的,她们出身江南,此次也算是回家。贴身带着两个江南妃嫔,自然也是李荩忱在不断释放着套近乎的信号,表明自己是不折不扣的江南女婿。
当然这种不满里,更多的还是叹息和失落,但是李荩忱身为皇帝,绝对不能允许这种情感影响到了江南士民们和大汉之间的情感。
甚至大家心中更加感慨的是,陛下应该是早就已经回阿飞了解了他们的想法,甚至看穿了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以才专门带着他们下江南,不让他们再继续站在北方百废待兴的废墟上无病呻|吟,而是让他们亲眼看一看,那奏章上只言片语描绘不出来的繁荣,那怎么说都显得词穷的盛世!
一开始大家都没有经验,总归是需要有稳重的人来拿捏一下尺度,免得弄成了大清洗。
自己要学、要做的还有很多。
他带着这么多臣子南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安抚江南士民,好好的收拢一波人心。
说得好像你们要是跟不上时代了,跟不上朕的思路了,朕还能把你们都换掉,转眼又去找一批什么都能胜任的臣子来!
能够发展成钟离这个样子的,应该好好鼓励,甚至可以让本地官员前去别的地方讲授一下经验。而要是发展的还是和之前大家印象之中的南北朝时期一个普通的城池没有什么区别的,那抱歉了,吏部和御史台就要磨刀霍霍,看看你们这些主官是干什么吃的。
……
同时,大家更是要坚定一个想法:
我们巴蜀人不和你们江南、中原还有关中人争夺什么,反正陛下是从我们这里起家的!
开拓、发展、进取,才是这个时代的主色调!
尤其是自从陛下北伐之后,建康府虽然是陪都,陛下却从来没有来过,就像是已经把这个都城给忘了一样,自然更是让江南百姓们心中的不满越来越多。
牙牙学语的小儿,又有什么资格去驳斥圣人言说?
至于臣子们内心的感慨,李荩忱若是知道了,恐怕只会吐槽一句:诸位请不要自行加戏。
因为在他看来,这钟离城也就是那个样。
你们跟不上,朕还不是得等着。
还好,自己亲眼看到了这一切。
至于杨丽华和徐素的任务,自然是带着内府沿途巡查。内府的监察体系已经建立起来,现在就是整合各地内府机构、清查贪污腐败,以彰显内府权威的时候,杨丽华和徐素生性稳重,自然比较适合这个工作。
事到如今,想一想自己之前对于陛下的质疑,又是多么的可笑。
还好,这一次跟着陛下南下。
说回江南的事。
对此,江南人很想说,陛下当初要不是靠着我们江南子弟入蜀,又怎么打下来的偌大江山?不过这话还是在心里嘟囔两句就好了,真要说出来了,未免有点儿在说陛下能力不够,是靠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