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吃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子圆,你让继国骑车把张洁接来吧!我也好久没看到她了。”老太太王秋月站在河岸,对着码头上正在洗碗的女儿万子圆说道。
“哎!姆妈!您管她干啥?”
“她苏凤妈妈前几天打电话问起她。说想她了!知道她上初一了,心里也跟着高兴呢!”
“毕竟你姐姐当年也把她养到了三岁,感情不是还在的嘛!”
“明天她们一家人也过来吃饭,一块热闹热闹。也让你姐姐见见张洁啊!”
王秋月高兴的憧憬着,不停的絮叨。
她丝毫没留意到二女儿万子圆的汗已经把整个后背都浸透了。
她拎着一大家子的碗筷摆放在小码头,足足有三大篮子。
这才洗完一篮子,她的腰就开始一阵阵发酸。
没人有心疼她洗菜烧菜做饭洗碗,更没有人知道她的委屈。
因为她总是笑着包揽着所有。大家也都习惯着她的付出,包括她的母亲王秋月。
也包括丈夫张继国。
万子圆停下洗碗,把河边的油花用手用力的泼开。
几扇漂亮的油花被切的七零八碎。她瘪瘪嘴,心里一阵膈应。
心里想着:“您是半天不提我姐姐,你就不舒服。姐姐来了,也是等着吃饭的。她可以什么都不做,您就是喜欢她!”
嘴里却笑着回应着:“好啊!我也好久没见我余铺的姐姐了,等下我让继国去接张洁吧。”
她总是心里无数个埋怨,但嘴里总是乖顺着说好。
夕阳如血,浓浓地洒在小河上。放眼纵望,彼岸的水波在余辉的映照下泛起莹莹红光。
自河中央起,近些,再近些,更近些:亮白,浅绿,翠绿,墨绿,层次分明的各色斑斓在眼前次第展开,一直延伸到脚下。
张继国酒足饭饱出来屋后抽烟,看到这惬意的景色,他不禁想起昔人的千古佳句“半江瑟瑟半江红”。
还涌现出了一种“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的怡然自得。
一群归巢的白鹭沐着绚丽的霞光自眼前缓缓掠过,洒下一路清鸣。
从河的中央溜过一道红影,满载而归的渔家正哼着欢快的小曲儿顺流而下。
脚步渐近,人影骚动,早出晚归的菜农们洗菜来了。
哗啦哗啦的清洗声夹杂着富足爽朗的调侃久久回荡在乡河的空际。
“诶!子圆,你看这河边的景色好美啊!”
“继国,妈说让你把张洁接过来,她余铺的苏凤妈妈明天过来吃饭的。”
“妈说接就接,我没意见啊!”
张继国听到妻子的话,心里却冒出一口火。
心想着现在张洁都12岁了,还总是提起10年前余铺的寄养,提醒他欠妻子娘家的情。
这几年自己混成了校长,成了国家老师。
却始终在妻子娘屋面前抬不起头。
“那你早去早回,不是说春发晚上还找你去茶馆打麻将吗?”万子圆察觉到丈夫的不悦。担心丈夫摆脸色,让她在娘家难堪,只好拿打麻将来安抚丈夫。
“是的!继国你早点去!你说当年要不是你余铺的姐姐帮你抚养二丫头,你怎么会当上国家老师?哪有现在的好日子呢?”王秋月催促着张继国。
“你们的姐姐要是明天没看到张洁,还要怪我的!你们都知道她的性格,我都怕。”王秋月眼里发出明晃晃的自豪。她实在是很喜欢她这个大女儿,喜欢她的强势有担当,又心疼她嫁的远,还落个残疾。
这明晃晃的自豪感把码头边蹲着洗碗的万子圆刺激的心酸不已。
一股子嫉妒怨恨没处使,她只好用力的洗干净碗塞进篮子里。以此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可是母亲王秋月早已沉浸在明天相聚的美好,根本没时间去察觉她的不悦。
“好,妈,那我现在就去吧。”张继国扔下烟头,转身去骑摩托车。
张彭台村里,张洁跟在爷爷身后,小心翼翼地挑选着干燥、掉落的树枝和树叶。
生怕触碰到任何生长中的植物。
秋天可是个好季节,可拾的柴火多了去了。
田地里,庄稼秆和蒿草一块疯长又一块老死,任谁只要不讨懒,在地里走一遭总有收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