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又花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现在看来,他走得果然是一招妙棋,太子爷竟然当众夸奖了他。
这个时候,甭管是不是那些元老说的,只要是太子爷开了金口,那么他的前途就会一片光明。
朱慈烺见状,先让刘公公起来,接着指着身后装白银的箱子说道:
“小桂子,我今天带过来的银子还剩下多少?”
“回太子爷的话,大概还剩下2800两。”
只见朱慈烺沉思了片刻,才下定决心说道:
“既然这样,我就不带回去了,省得麻烦。”
“刘公公,这箱子里面的银子,其中抽出800两由你来安排,分配给所有的管事太监。”
“剩下的就放在兵仗局的账上,作为武器研发的费用。”
“你放心,只要你们踏实肯干,所有人都会有一个好的前途。”
画完大饼以后,朱慈烺就带队离开了。
刘公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手下的各管事太监,又引起了一阵谢恩的声音。
等他回到太子府以后,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都不敢有任何懈怠,为的就是不断积蓄力量,减缓大明朝局势恶化。
“小桂子,明天的计划是什么?”
“我之前交代的那几件事情,你一定要跟紧,一旦有了大的进展,如果需要我亲自出面,一定要提醒我,时间不等人,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一旁的小桂子,每次听到太子爷说这句话时,都是满心疑惑,这大明江山目前虽然有些动荡,但是大局还是稳定。
可是从太子爷的语气中,却好偌大的大明,马上就要完蛋似的,真是搞不懂。
“回太子爷,明天是虎豹营成立的日子,按照计划要去现场给所有人进行训话。”
“后天是一品堂那边的农部,培育的马铃薯和地瓜播种的日子。”
“因为这种新式作物的种子,是去年才开始千辛万苦收集到的,也只是在皇家庄园各种了十亩。”
“不得不说,太子爷,这两种新的作物,简直就是上天赐给我们大明朝解决饥荒难的。”
“那个叫做地瓜的东西,亩产竟然达到了1200多斤,换算下来一亩可以产10石。”
“这可真是算得上是神迹,要知道,在我们这个地方,一亩小麦一年有个400斤就顶天了。”
“对了,太子爷,我一直有一个疑问。”
“这么好的东西,下面的各级官府怎么不大力推广,在我们京师这边,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种好东西。”
朱慈烺笑着回复道:
“一种新的粮食要想进入老百姓的餐桌,需要很多年才行,像我们的常吃的五谷,每一种都是经过上千年的演化才做到的。”
“而地瓜和马铃薯从国外引种回来,也才几十年的光景,都是沿海的老百姓自行留种种植,规模肯定上不去,价格也不高。”
“而大明地方上的衙门做事的态度,向来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推广地瓜和马铃薯这种新粮食,如果成功还好,可能获得老百姓的感激。”
“可一旦失败或者大面积歉收,负责的官员就不仅仅是丢官去职那样简单,很可能还会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这种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的东西,没有人愿意去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