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小说网

第020章 劝田毅起兵造反【1 / 1】

家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朝廷无力平定叛乱,只是叛军内讧,自相残杀,杀久了,杀累了,更各自罢兵,不欢而散。皇甫嵩却以为功劳,老朽深知,这些叛贼,将来必会再起波澜,老朽以为,汉室已是……没落,便劝皇甫嵩拥兵自重,却为其所拒。”

“非老朽不忠,而是对大乱之势,已是心灰意冷。果然,没过几年,王国揭竿而起,马腾、韩遂相随,凉州叛乱再起,老朽还不慎落入叛军手中,幸亏得子坚和伯阳相救。”

“老朽对汉室本仍存一丝幻想,希望皇甫嵩能再次平定叛乱,今听子坚之言,这幻想就算是破灭了,大乱将至,汉室不兴,老朽亦只能逃难一方,以避免灾祸。”

“正如子坚所说,河西虽未必为各路诸侯所窥视,却是盗贼群起,若是没有实力,又如何立足?河西各郡县已是一方诸侯,又如何能容得下我们?”

“子坚年轻,才智过人,当趁乱而据一地,可保一方百姓。若未来可为,便可为一方霸主,若不可为,再寻一主而投靠,若哪日,汉室可兴,子坚亦可举地而归降朝廷,届时亦是大功。”

说了老半天,阎忠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意图,那就是劝田毅起兵作乱。

田毅一听,顿时无语了:“阎先生,你莫不是说笑,我今年不过十六七岁,弱冠之年都没到,只凭三个人,哦不!伯阳还没加入,只有咱俩人,就起兵造反?这莫不是在说笑?”

“话可不能这么说,河西之地,虽亦有各郡县拥兵一方,但兵力不过几百或一两千人,下面各县仅有一两百人,河西已逐渐脱离朝廷的掌控,此正是绝佳时机。”

“子坚在长安赚取千金,亦是易如反掌,此钱已足以谋划,可招募几百人,伺机占据郡下面的县,以谋取发展,以子坚刚才所说之策,保百姓过冬而没有太大损失,只需一年,钱粮便会充裕,则可夺一郡。”

“五年前,老朽在冀州安平为官,曾碰到有三个人,仅聚几十乡勇,却言要建一番功业,他们与黄巾叛军一战,继而立功,得封县令,据一县之地,已是有了立足之地,如今你我再加上伯阳三人,可比他们强多了。”

“三个人?是不是其中一个耳朵大大的,一个枣红色的脸,还有一个老喜欢瞪眼?”

“咦?子坚真是……无所不知,莫非你知道刘玄德他们三人?”阎忠对田毅算是服了,怎么连冀州的事也知道?

“略有耳闻!难道你觉得刘玄德能成就功业?”

阎忠摇了摇头:“老朽亦不知。老朽与玄德只见过一面,相谈之下,对他颇有好感,他话里话外,只谈志向,有志者,事竟成,虽不知他将来之成就,但老朽以为,他必能名扬天下。”

田毅微微点了点头,阎忠倒是有点眼光,只是他仍是拒绝了:“先生今日之言,似乎过于激进了,我年纪尚幼,当读书习武,以充实自己,起兵建立基业之事,我无此志向,只好辜负先生了,若是先生想寻求明主,可前往中原之地,凉州过于偏僻,难有能成大事之人。”

田毅毕竟不是傻瓜,听别人几句好话,就跑去学人造反,哪天脑袋掉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掉的。

阎忠听了,微微失望:“老朽年纪已老迈,若子坚愿意,我便辅佐子坚,若不愿意,老朽也只好找个地方赋闲养老。子坚不嫌弃的话,老朽仍是跟着子坚去河西。”

其实,阎忠并没有打算放弃,他早已想好了,就先跟着田毅,多劝几次,说不定田毅就同意了。

田毅和阎忠又聊了些其他话题,整个过程,杨丰一句话都没有。

次日,终于要启程了。阎忠带来一个年轻人,介绍给田毅和杨丰认识。

“子坚、伯阳,此乃族子阎温,他亦是二十岁出头,和你们年纪相仿,带上他去见见世面,顺便照顾老朽日常起居。”

田毅和杨丰也没有意见,除此之外,田毅还让阎忠召集了三十几个乡民,并准备了一些粮食,带着一起去酒泉。原因很简单,四个人太少了,容易引起山贼的窥视。

田毅和杨丰仍是骑马而行,阎温和阎忠坐着马车。其余人走路或牵马拉着路上用的一些东西。阎忠想得倒是周全。

两天后,队伍到达了冀城。这里是凉州刺史部的所在地,后来被叛军攻破,已是萧条了不少。

次日,队伍继续前进,三天后到达獂道。队伍人多了,在外面赶路,也是经常露宿野外,田毅也没觉得什么。队伍不需要补充物资,就没进入獂道城,而是绕道而行。

这天,队伍正在赶路,田毅几日骑马,屁股肛裂,生疼得很,便下了马,牵马走路。杨丰也跟着下马行走。

“怎么啦?”

“这马鞍太粗糙了,骑马久了,屁股疼。”这时代的马也是有马鞍的,是皮革所制,坐久了还是会屁股疼。

“在獂道应该休息一下,上点药才对。”

“无妨,我又不是娇滴滴的大小姐。”田毅突然想起五娘子来。

“对了,伯阳,你的武艺都是家传的吗?”

“嗯,我阿父所传,阿父一身武艺,在河西也是扬名在外。”

“那你读过兵法吗?”

“不曾,小时,阿父也是给我找了老师,传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只是我独爱武艺,精通刀、剑、枪、戟等多种兵器,传了阿父的衣钵。不过,军中之事,我亦略知一二,因为我常与军中之人往来。”

“那你家中还有什么人吗?”突然,田毅觉得很是惭愧,他与杨丰认识时间也不短了,还经历过生死,却对杨丰家里的情况一无所知。

“家里父母都在,有一兄长和一姐姐,均已成婚。”

“你已二十余岁了,难道还没成亲吗?”

“没有,不过,已定订了婚约,对方是酒泉郡一大族之女,我回去之后,可能就会择日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