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平安带着二强他们住进了二院的西屋,他自己一间,三个孩子一间,孙先生也住了一间,东屋自然是师傅住了。
这是大二进的宅子,每进都有十几个房间,前中后三个院子都不小,这让二强连连感叹。
元清的性格跟青石很像,两人都是少年老成的性格。
元清本打算为祖父吃一年的素,平安认为他太瘦了,长期吃素怕身体不行,最后孙先生让元清服七七四十九日素,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当然也有些人只服七日素,因人而异。
这边吴起跟大公子汇报百草谷和阳州府所有药庄的情况,孙文也在一旁。
一切基本都顺利,人手也足够,只不过今年雨水相对少了点,药材暂时不影响,水稻可能会减产一些。
谷里养了不少的人,药庄、百草堂人也不少,人多自然粮食多,不可能全在外面买,孙家也置了大量的田地。
“这些你看着来,起码存够两年的粮食,尤其是谷里,蓄水问题跟往年一样,不可轻视。”
吴起在孙思成五岁那年就跟着他,跟孙文年纪差不多,也是他的左膀右臂, 全权管理阳州府的一切事宜。
他的大儿子今年十二岁,四年前就去京城跟着大少爷,如今文武双修,前程基本不用操心了。
小儿子今年八岁,这次大公子过来,他还想求大公子给安排,但不是今日。
孙思成拿出一张纸,上面是他抄录的两种急救法。
“这是很有用的急救法,你仔细藏好,等我在江南安排好,你一收到信,立马在这边免费传出去,记住,通过衙门传,且不能不声不响,肉不可埋锅底吃。”
他又将江南那边糟心事说了一遍。
吴起小心地将纸收进怀里,“大公子,孙先生,我们这边,这两年宜生堂和广元堂也壮大不少,他们后面都有人靠山,这两种急救法用的好,可以帮我们百草堂赚一波名声。”
孙思成点点头,他就是如此想的。
孙家还是太缺人了。
族人那,供了许多年,不过供出一个从五品,一个六品,七八品的倒是有些,但暂时起不了大用。
年年上供的是一个京都三品,是父亲的老朋友,还能起些作用,只不过此人已是年过半百,子孙也就平平,后续怕是跟不上。
自己的两个儿子,长子读书一般,学医天赋不错,自己将来也得有接班人。
次子读书不错,父亲打算着重让他读书科考,但现在年纪还小,将来的事说不好。
最最聪明的还是自己这个徒弟。
读书绝对很好,学医也绝对很好。
只不过一人只能着重一样事。
如果可能,他是真的想让弟子参加科考,这么聪明,医术也可以同时传给他。
尤其是这两日,这种想法不时冒出来。
但孩子明显是对医术感兴趣,如果最终还是从医,他也不能勉强,相反很高兴。
三人晚餐后连夜详细制定了一系列计划,这才安稳休息。
如此,他们打算在这里停留三日,百草谷是一定要去的,附近药庄也得看看,还准备带平安去一趟天光寺。
老方丈有慢性病,一直是他帮着调理,归途是不准备回头的,他还得去一趟应天和庐阳。
次日,孙思成就带着平安、吉祥、大武小武去了百草谷,孙文则带着如意去了百草堂。
大壮大牛就留在府内,给二强几个孩子教授基本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