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牡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原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营地中依旧弥漫着紧张忙碌的气息。李奇刚从城头巡视归来,便听闻使者求见,心中一动,赶忙步入营帐。
使者风尘仆仆,满脸倦容,入帐后即刻跪地行礼:“将军,末将不负所托,已面见吴三桂,只是……”使者微微抬头,面露难色。
“但说无妨。”李奇抬手示意,目光紧紧锁住使者。
“那吴三桂言辞闪烁,态度模棱两可。既未直言归降我大明,可也未曾彻底与我等决裂,只说需再斟酌局势,观望各方动静。”使者言辞间满是无奈,这一趟差事,着实棘手。
李奇眉头紧锁,来回踱步,心中暗自思忖:这吴三桂果然老奸巨猾,妄图在多方势力间周旋,谋取最大利益。如此摇摆不定,必成大明复兴的一大隐患。思索片刻,他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抹决然。
“传令下去,全军整肃军容,明日起,向西南方向进发,兵临吴三桂驻守之地附近。我要让他亲眼瞧瞧,我大明军队的赫赫雄威!”李奇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深知,对付吴三桂这般人物,恩威并施方为上策,此时需先以雷霆之势,展现实力,敲山震虎。
“诺!”帐下众将齐声领命。
“此外,”李奇目光转向梁家富,“梁将军,你素来人脉广泛,对吴三桂麾下将领想必也有所了解。挑选几位重情重义、心怀故土且对吴三桂忠心并非铁板一块之人,许以高官厚禄、金银财宝,设法拉拢。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方为破局之道。”
梁家富微微点头,拱手应道:“将军放心,末将定当竭尽所能。”
待众将退下,柴婉儿莲步轻移,走到李奇身旁,轻声说道:“将军,婉儿有一想法。听闻吴三桂与清军早有嫌隙,当年清军入关,对他诸多打压、猜忌,才迫使他远走西南,拥兵自重。我们何不攻心为上,派人暗中散播这些过往恩怨,挑起他对清军的旧恨,再晓以大明复兴、民族大义之理,双管齐下,或能动摇其心。”
李奇眼中一亮,轻轻握住柴婉儿的手,赞道:“婉儿聪慧过人,此计甚妙!若能挑起吴三桂与清军的内斗,我大明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数日后,明军浩浩荡荡向西南挺进,旌旗蔽日,甲胄生辉,一路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行至距吴三桂驻地数十里处,安营扎寨,每日操演兵马,故意闹出偌大动静。
营帐内,梁家富也没闲着,他派出的密使带着丰厚的礼物与诚意满满的书信,悄然潜入吴三桂军营,联络那些选定的将领。密使们巧舌如簧,或忆往昔同袍情谊,或陈未来锦绣前程,引得几位将领心中暗自动摇。
与此同时,一些流言蜚语也在吴三桂军营中不胫而走。“听闻当年清军入关,王爷您可是立下汗马功劳,可到头来得到了什么?被猜忌、被打压,若不是王爷您智勇双全,哪还有今日立足之地……”“如今大明复兴之势渐起,那清军已是强弩之末,王爷何苦再为他们卖命……”
吴三桂坐在帅位上,听着这些流言,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心中清楚,这必是明军的攻心之计,可那些被勾起的旧怨,却如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心。一方面,他贪恋手中的权势,不甘轻易交出兵权;另一方面,他又深知明军如今气势正盛,若真与之为敌,胜负难料。
“王爷,如今明军兵临城下,又在军中收买人心,散播谣言,这般行径实在可恶!”一位亲信将领满脸怒容,进帐来报。
吴三桂冷哼一声:“哼,他们有张良计,我自有过桥梯。传令下去,加强戒备,严查细作。至于那些动摇的将领,盯紧了,如有异心,格杀勿论!”
然而,他心中的天平却已悄然失衡。在明军的施压、拉拢与攻心之下,吴三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每一步抉择都关乎生死存亡、荣辱兴衰。而明军这边,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下一步行动,一场围绕吴三桂的攻心大战,渐入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