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乐游」
冷玉笙后来才知道,那大概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日子。
无论走到哪里,身边都有她。
他一边命人收拾王府物件,准备继续迁徙,一边带着她微服出行,将虞都城游了个遍。
鹤来观街前夜市尝各色点心,山海楼吃丁香馄饨,烟雨台中饮流光醺美酒,南山山脚草场纵马,栖凤湖畔野炊,密林中捕猎野兔……
过去极讨厌的京城风景也变得没那么讨厌了。
但她又不只是那个“她”。
——
艳艳日光中,文冠庙里,杨烟站进尚值花期尾巴的文冠树下。
头顶是簇簇团团由白及粉再到红的状元花,张扬地开了满树。
树下是着利落窄袖白衫的“少年”,腰系缀玛瑙珠金边绸带,头戴赤色抹额,束飒爽马尾。
一身赤白和文冠花同样交相辉映,清风拂来,就是一阵花朵落雨。
冷玉笙竟觉得有些炫目。
自从跟他出来乱跑,杨烟恢复了男装打扮,却相当随意,一日扮书生,一日扮侠客,一日是行走江湖的幻戏师,一日又成了执拂尘的小道长……
身形又细又直,面颊轮廓分明,显不出成年样子,怎么看都是个俊俏少年郎。
每日都是新的奇特装扮,每日都是新的惊喜。
此刻他突然理解了自己兄长。
“翩翩玉树临风前,此处红颜——美少年。”
到了举子聚集之处,朗朗读书声中,从来不酸的人也酸了起来,冷玉笙赋了句诗。
杨烟踏着满地落花,以折扇敲击手心,沉吟着走到他面前,翻转扇子指着来来往往的书生。
接道:“公子王孙芳木下,清诗妙笔伴花眠。”
借用的是《饮中八仙歌》和 《代悲白头翁》。
“从去年冬日就想见文冠树开花,托公子的福,终于见着了。”她称他为“公子”,笑得灿烂。
又想着去日种种,萧玉何如何兴高采烈地介绍文冠小庙,她如何见到林微之和游允明在后院池边解剖小鼠……
时光飞逝如流水。
她拉着冷玉笙去了大雄宝殿,殿内修缮工事正在进行,工匠站在梯上,小心翼翼地给释迦牟尼贴金箔,映得整座大殿光彩熠熠。
俨然成了名刹,谁还记得文冠庙多年前荒草离离的样子?
“我早说过,秦大哥担得起儒商之名。文冠庙里风景也好看,来来往往的书生也好看,墨也好闻。”杨烟深深嗅了一口空气。
冷玉笙翻个白眼,守着他这么英俊潇洒的,竟还惦记着什么漂亮书生!
小沙弥比去年又长高一些,见他们穿得露富,便过来讨香油钱。
杨烟熟稔从冷玉笙腰间钱袋中摸出锭银子给他。
“真当是自己个儿的了?”冷玉笙抬手按住钱袋。
“就是自个儿的。”杨烟拍了拍他的腰,扬头道。
也不知按到了男子哪儿,他立刻涨红了脸。
看了一会儿给佛镀金身,又转到菩萨身后去瞧诗墙,杨烟他们的酬和诗还在,胡易的小诗却已然斑驳了。
“莫叹江湖失意多,星河璀璨掬柔波。归来但与知音醉,清梦何妨作酒歌……”她喃喃念了一遍,又在旁侧找到了张万宁的和诗。
知音归来,多么遥远的愿景。
杨烟立刻从袖中摸出准备好的小瓷罐,拿手帕蘸着油脂仔仔细细往墙面涂。
“干嘛这是?”冷玉笙抱起臂膀,又不高兴了。
“涂涂油总能多保存些时间,以防以后找不到了。”
多少人来此寻觅胡易,她和张万宁又在诗中找到彼此。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从来是世间最难寻的灵魂共振。
“真是满墙的酸臭。”冷玉笙气鼓鼓地出去了。
在外头转了一圈,又回来,问杨烟要了储墨毛笔,他也要写。
“怎么不嫌酸臭了?”她笑问。
“本王可不闲地作诗。”他不屑道,一板一眼在她的诗下题了几个字又画了个箭头指向张万宁的诗。
杨烟凑过去看——“知音成旧事,劝子莫风流 。”
她咽了咽口水。
而趁冷玉笙转身的功夫,又添了两句找补回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