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晚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边境烽火不断,外敌虎视眈眈。这个曾经强大的帝国,如今已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
胡文霆虽然有帮助朱由检重振大明的决心,但面对如此局面,也有些感到力不从心。
他犹如一位疲惫的医生,竭尽全力地想要治愈这个久病的国家,但在面对各种旧病尚未治愈,而新病又开始不断出现的局面,胡文霆开始焦躁的抓起了自己的头发。
看到胡文霆痛苦的样子,王承恩只能在一旁干着急,但又不敢轻易开口询问。
最后还是朱由检开口询问道:“老师,是不是遇到特别麻烦的事情了,要不您说出来,我们一起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相应的对策。”
胡文霆点了点头之后,就把明年八月即将发生的大凌河之战说了一下。并把自己从史料中了解到的一些相关信息,一一向朱由检进行了讲述,并向朱由检提出建议,再召集专业人员进行一次讨论。
一是讨论一下大凌河到底要不要筑城;二是如果要筑城的话,如何避免将来悲剧的发生。
有些读者可能会说,既然胡文霆已经从史书中知道了皇太极来攻打大凌河城的具体日期,那么直接让大明方面提前开始筑城,争取在建奴来攻城之前完工不就得了,然后同时在城内提前储备好足够的粮草,这样就不怕建奴的围点打援战术了。
实际上这是想当然的说法,要知道,皇太极也是不停的派人前来侦察相关情况的,他就是要趁大凌河城修到半拉子的时候发起进攻,因此一旦大明方面的进度有变,建奴方面的进攻时间也会随之进行调整的。
为了引起朱由检的足够重视,胡文霆还把史书中记载的大凌河之战的大致经过以及其中的惨况详细叙说了一遍。
“建奴当时采取的手段是没有急于攻城,而是采取了挖壕沟、建围墙的方式,开始长期围困大凌河城,给城里的军民制造心理压力。
这使城内的官兵和百姓们感到了绝望,粮草严重不足,城墙上的守卫不断目睹后金军挖壕沟的场景,心头充满恐惧。
为了生存,他们多次尝试突围,却都遭到后金军的击退,只得将希望寄托在援军的到来上。
建奴方面采取的是围城打援的战术,引诱明朝方面派兵增援。结果如他们所料,在此期间,明军不断派兵增援,但都在建奴方面的围攻下相继覆没。
大凌河城内,饥荒愈演愈烈,人们不得不吃马肉,甚至不得不食人肉。最初,是战死士兵被吃掉,接着是百姓民夫,城内的商户也无法幸免。城中的白骨成了柴火,烹饪食物的材料,血腥气息令人胆寒。
尽管建奴方面多次写信劝降,但城内的三万余人依然坚守。他们认为,如果投降,就会面临被屠城的命运,而饿死则可被视为烈士。于是,城中一直坚决抵抗。
最后一次,明朝方面派来了四万多人的增援军队到达了大凌河城,并携带着能够克制骑兵的战车。他们与建奴方面进行了激烈的交战,起初战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功遏制了八旗军的冲锋。
然而建奴方面用几十门大炮齐射,直接轰击明军战车部队,造成了明军的混乱。建奴军队趁机冲击明军本阵,导致明军方面无奈地发动了火攻,但这时的明军已经陷入了混乱,败局已定。
最终明军方面众多将领一同撤退,在撤退过程中被建奴包围,大部分明军将领被生擒,只有少数人幸运地逃出重围。
随着第四次援军的全军覆没,朝廷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救援,因为明军经过数次的救援失败之后,其在辽东的精锐已经十去其七。
在这场战斗中,大凌河城的三万军民经历了巨大的磨难,仅有一万一千余人幸存但却全部被俘。”
听完胡文霆的讲述之后,朱由检在痛苦的沉默了好一会之后,开口问道:
“老师,咱们先不讨论战术方面的问题,您用后人的眼光,从战略层面上来分析一下,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辽东的局势才是最合理的?”
胡文霆朝朱由检点了点头之后说道:“陛下,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这才是一个皇帝应该具有的眼光,一切都要从大局出发。
前面我也说了,打仗我并不在行,但我的优势就是通过相关的史已经准确的知道此战的最终结果,而且还知道此战失败之后,给大明带来的严重后果,那就是大明基本上失去了对辽东大片土地的控制权。
陛下,我前几天曾经对你说过,人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围绕利益这两个字来进行的。所以,我们在讨论大凌河筑城是否有必要开展的时候,首先要计算一下,我们的投入产出比。
简单的说,就是在大明投入了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之后,最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
陛下,我来直接告诉你答案,你费尽心机,四处筹钱支援给辽东方面之后,得到最多利益最多的却是辽东的那帮将领们。
他们除了在军饷方面上下其手之外,你拨付给他们的物资,又有多少真正用到建设上面。他们不把这些物资转手倒卖给建奴方面,就已经算是烧高香的好事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你这个大明皇帝,是其中最大的一人冤大头,扮演的就是一个出钱、出力却为他人做嫁衣的角色。”
说完这些之后,胡文霆的情绪逐渐开始冷静下来,思路也逐渐开始开阔起来,他想起了后世开国领袖那些高瞻远瞩的军事理论。
于是,胡文霆接着对朱由检说道:“陛下,民间有句俗语叫做,把拳头先收回来,是为了更有力的打出去。
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在大明如今的形势下,先不要想着在辽东方面能有多的大作为,而是尽量稳住那边的形势,要尽量避免一些过于冒险的行动,以便让辽东方面仅有的一些军事力量得以保存下来。”
听到胡文霆的这个提议之后,朱由检忍不住插嘴问道:“老师,虽然朕完全相信您的眼光,以及您所做出的安排肯定都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朕作为一国之君,这样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话会不会不太好啊?大明的数千万子民们,又会如何看待朕这个皇帝?”
胡文霆淡淡的一笑之后,开口说道:“还是我前面对你说过的那句话,‘欲带其冠,必承其重’,对于整个大明在战略方面的安排,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是不可能明白,也是看不到这么长远的。
但皇帝你不一样,作为一国之君,你必须有更加长远的目光,你要为整个大明以及大明今后数十甚至数百年的发展作出全面的考虑。为了大明的将来,你这个大明的皇帝为此暂时承担一些骂名,又有何妨呢?
你也知道,朝中的很多的大臣都是和辽东那边有着利益联系的,比如在往辽东拨付军饷和物资的时候,他们可以从中克扣下很大的一笔,他们中一些人还会深度参与到辽东那些将领们的走私生意当中。
因此,他们都会想方设法的鼓动陛下你在辽东方面采取一些不切实际的行动,好给他们带来牟利的机会。
皇帝你需要做的就是,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坚持自己的稳妥主张并把它强硬的推行下去,一切都等要等到大明有了相应的实力之后再说。
如果在口头上实在说不过他们,你就跟他们耍流氓。总之,你不能被他们给画的大饼给迷惑了。
嘿嘿,在我们后世有句名言叫做:人若不要脸,则天下无敌!如果一些大臣以死来威胁皇帝你,你就让他死去好了,离了他们几个,难道大明就不转了?
在合适的时候,就算他们不去死,皇帝你都要出手帮他们一下,让人给他们送上痛快的一刀。
当然了,因为你目前的实力还不够强,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不能做得太过火,物极必反的道理我想皇帝你肯定比我还懂。”
在胡文霆的不断打气下,朱由检身上的少年血性又被彻底激发出来了,他握紧了拳头对胡文霆说道:
“老师说得对,朕是一国之君,怎么能处处受他们的制约呢?朕一定要立场坚定的跟他们争一把。
反正朕现在也已经知道,如果不按照老师您的建议来执行,最终也是会落得个亡国之君的下场,还不如趁着朕现在还能作一些主的时候,任性上一次。”
看到朱由检在自己的谆谆诱导之下,思维方式已经逐渐开始向现代人的方向发展,胡文霆不由得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这下子,朱由检更是得意了。
而脑子一时拐不过弯来的王承恩,则是思想一片凌乱,脸上带着目瞪口呆的表情,看着这一对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