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葱白切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午的时候,李氏和宋欢颜做了满满的一桌菜,他们还特意照着宋清明的法子做了一道白切鸡。
李金山几人吃到后都连连惊叹,表情如他们之前第一次吃到那样。
当得知这么好吃的白切鸡的做法居然是宋清明想出来的,对他更是另眼相看。
这顿饭,李金山等人也是吃得很是一个满足。特别是李松和李杨二人,他们是吃得都走不动道了。
因此,宋清明还特意找来之前晒干的山里红干泡了一壶水。他们喝完后才觉得没有那么难受。
看到李金山两人如此,李金山有点责骂道:“你们两个也不怕丢人。”
“有啥怕的,反正都是自己人。”李松打了一个饱嗝说道。
“要怪就怪姑姑和表姐做的饭菜太好吃了!”李杨一边抚摸着肚子,一边说道。
“哎呀,你这两个兔崽子,说得好像我们家平时没你们吃喝一样。”汤氏佯装着怒气,轻轻打了一下李杨的手背。
……
短暂休息后,李金山说想去新家那边看看。于是宋清明就带着他过去了。
看到已经啊还不多完工的院落,李金山都有点看呆了。他一开始以为宋清明就是盖间青砖大瓦房而已,没想到居然是盖那么大的院子。
一路走下去,他都忘记了到底有多少个小院子,多少个房间了,而且房间也是足够大。
有很多设计都是巧夺天工的,细问之下,才知道那都是宋清明的主意。工匠都是拿着宋清明的设计图做事的。
“清明啊,你这房子盖得真好呀!”李金山很是感慨。
“好就行,到时候外祖父你们也来住,都给你们留了房间。”宋清明温声说道。
“啊!?”李金山怎么也没有想到宋清明这么一说。
宋清明也不管李金山的惊讶的表情,还和他商量现在就应该准备打制一些家具家私之类的,比如床凳桌子等。
宋清明还打算在每个院子里都砌上一个炕,就如前世华过东北的那种,冬天烧炕,很是暖和。
这个他到时候再安排人去做,他现在早已在设计图上预留了位置的,到时候直接找人做上即可。这个他是想着让村里人做的。
他觉得火炕这个东西在这个时候可能会很受欢迎,但砌火炕是需要技术活的,要不然做出来的炕烧不热,或是不通烟的。他想将这个技术教给村里的人,让他们有一技之长来养家糊口。
听到宋清明说要打家私之类的,李金山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说他会尽快做出来的,保证房子盖好后,他的家私也一定也会做出来,并送过来。
宋清明看到赵连环等人很是专心致志地干活,所以也没有去打扰他们。自己领着李金山走了一圈后便回家了。
回到家后没多久,门外就传来了宋健既兴奋又紧张的声音,“清明,清明,快,快准备,县令大人来了。”
刚才宋健在晒谷场的时候正好看到了策马前来的赵海赵捕头。
赵海之前因为收割机的事和宋健有接触过,知道他是宋清明的爹。
于是赵海停下来,对宋健说,让他赶紧回家,让宋清明做好准备,县令大人来找他了。
宋健这次也是学聪明了,他问了一嘴是什么事。当得知是有好事的时候。他就马上跑回家通知宋清明。
听完宋健说完后,宋清明心里有数了,这应该是和他的收割机有关系。毕竟最近也只有这么一件事是县令有关系的。
还没等宋清明等人做好准备,黎忠仁等人就到了。
宋清明等人看到黎忠仁已经走进了院子,于是一众人也赶紧迎了上前。
“本官今日前来是传圣旨的,石河村人氏宋清明接旨。”穿着官服的黎忠仁看到有点紧张的李氏等人说道。
宋清明听到圣旨二字便马上跪地,李金山等人见状也是跟着跪下,满脸紧张,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圣旨呀,这可是代表当今皇帝的呀!
他们小小百姓何德何能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清远郡清新县塘山镇石河村人士宋清明,小小年纪,心系万千农民,巧思构想收割机,此为神器也,此器助农发展,利国利民,功能无量,赏白银千两,钦此。”
黎忠仁将手上的圣旨展开,朗声说道。
原来那天黎忠仁将收割机和其设计图纸连同奏折一起送到京城后。
在一次朝会上,户部侍郎上奏了此事,并让人将收割机抬到了大殿上。
皇帝及其他众人看到后都不敢相信这个东西会有奏折上所说那样厉害。
于是为了证明其是否那样快速又省力地收割水稻。皇帝特让人马上去皇庄的稻田试试。
一行人很快就来到了皇庄,庄园的农夫看到皇帝居然来了,还有那么多大臣,他们都很是惶恐。
户部侍郎照着黎忠仁的奏上所写的使用方法和一个农夫说了。农夫听完后,虽然有点紧张,但也只能照做。
于是他推着收割机就下地了,很快他就感觉了,不是,应该是看到了一个收割机的厉害之处。
他都没有怎么用力,水稻就被他给收割了下来,而且都很整齐的摆放在他身后。他
边上的众人看到后都惊讶,特别是皇帝,对这个收割机更是大为赞赏。
后来得知这个收割机的东西居然是个不道小伙子做出来的,更是赞叹不已,于是让人拟圣旨。
……
“草民谢主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宋清明朝着圣旨的方向磕了头,然后双手举高,接过了黎忠仁递过来的圣旨。
黎忠仁万万没有想到宋清明居然会这么懂礼数,一个差错都没有。如果不知道的,他真的以为宋清明是京城的达官贵人的公子爷被家族打发下来历练的。
“恭喜宋公子哈。”赵海端着一个托盘走了上来,上面摆放的正是一千两的白银,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宋清明想起了前世的那句话,“亮瞎了我的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