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谔的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265章 谈判?不,这是最后通牒!
云逍能浪费这么多口舌,自然是有他的用意。
否则堂堂大明国师,跟一个小小的沙俄文书官,哪有那么多的废话可说?
法理这个东西,有时候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有的时候却是无比重要。
大明立国前一年,朱元璋于应天府筹备北伐之时,发布了《奉天讨元北伐檄文》。
檄文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之口号。
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八个字当中,可以看出他是不承认元朝正统的。然而,当老朱定鼎天下,准备登基之际,口风顿时大变。
在登基诏书里却说道:“朕为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起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归一统。”
这样做的目的,不光是出于政治,更出于国土完整的需要。
朱元璋承认元朝正统,是为了将自己塑造成蒙元的继承者和征服者,为日后收复汉唐故地奠定舆论基础。
这样一来,明朝领土的底线,不仅要有燕云地区、蒙古地区、东北地区,连西北地区也要纳入版图。
这就是法理的重要性。
就好比后世的某个叫郑和的岛屿,也是这个道理。
一句‘自古以来’,就占着法理和大义。汉朝的时候,想要收服西域小国,为了师出有名,于是使者就想尽办法,去找出兵的理由。
知道大汉使者有多嚣张?
一般朝代的使者是用嘴皮子干外交,大汉的使者却是提着刀子搞外交,出了国门就故意搞事。
指着小国君主鼻子大骂,这都是正常操作,赢了功成名就,输了大军在后。
能力差点的汉使,为国捐躯,这样师出有名。
能力强一点的,直接把一个国家搞定。
就拿陈汤在出使西域的时候,看北匈奴不顺眼,于是假传圣旨,私自调兵灭了人家,还说了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还有一个傅介子更牛啤,在楼兰国的朝堂上,直接一刀砍了国军的脑袋。
所以后世有人说,汉朝每消耗一个使者,就会多出一块领土。
汉朝为了开疆扩土,不惜牺牲使者的性命。
如今现成的法理就摆在这里,云逍又怎能错过?
他强调沙俄是大明的领土,也就是先把这个法理定下来。
等哪一天腾出手来,征讨毛熊也就师出有名,根本就不用去牺牲使者给自己找借口。
“我来了,我看到,我征服,还真是霸气!”
云逍‘呵’了一声,满脸嘲讽地看着瓦西里波雅科夫。
这货可不是爽文看多了,拿恺撒霸气侧漏的话来装杯。
而是沙俄吞并了大量土地,在西伯利亚又畅通无阻,然后从贵族到平民都开始飘了。这也是被东欧的大佬看不顺眼,一再痛揍沙俄的原因。
“记住我以下的话,回去告诉你们的城主,再让他转告你们的沙皇!”
云逍面色一冷,沉声说道。
随行的礼部官员,赶忙取出纸笔开始记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