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南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www.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即使是梦,也是一场最美妙的梦。
—————————————
拍卖会上的风波过去,沈绒的生活恢复平静。
这天,崔小圆邀请她周末去看画展。这是一场个人画展,私人举办,非公开展出,需要邀请函才能进去。
沈绒低头看了看邀请函。米白珍珠卡纸裁剪,设计巧妙,展开后先看见洁白的立体剪纸图案,然后才看见一行简单的金色字迹,颇有格调。
据崔小圆说,画展的规格很高。陈方的父亲是著名美术学院的教授,才能托关系拿到两封邀请函。不过陈方对艺术毫无兴趣,崔小圆就不与老公同去,转而叫上闺蜜。
崔小圆笑嘻嘻道:“据说这位画家很厉害,水平很高,但具体的我也不懂。我这种俗人其实与高雅艺术不沾边,但可以去熏陶一下,说不定能沾点仙气呢?”
画展地点是一座私人艺术馆,地处市郊的富人区。
周末,闺蜜俩打车前往,出租车司机听了她们要去的地址,和她们聊天时态度都变了,似乎把她们也当成有钱人。
“我们不住在那儿,只是去参观画展。”沈绒解释。
司机笑呵呵道:“能去那里看画展的,也不一般啊,普通人可去不了。”
终于抵达目的地。
在普通人看来,这里与其说像艺术馆,不如说像一座徽派园林,独占一片山头。四周林海无边,随风摇曳出阵阵绿涛。
“能建这么一座艺术馆,真有钱呐。”崔小圆感叹,“高雅艺术,也得靠钱来堆。”
这是画展开幕后的第七天,艺术馆门厅处仍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精美花篮,沿着道路铺呈开去。这些颜色素雅、价格不菲的鲜花娇嫩欲滴,没有任何枯萎的迹象,应该是每日新送来的。
花篮附带的卡片上写着对画展的祝福语,除了少数中文,还有各种外语。沈绒发现,许多卡片的署名是中外艺术界的名流。
崔小圆虽不认识这些人,却也感慨于环境的高大上。
沿台阶走进建筑物内,只见纯白墙壁纤尘不染,大片透光的玻璃幕墙。来宾不多,俱步履轻缓,有时在某幅画作前驻足,轻声漫语地谈论艺术相关话题。
崔小圆发现这次个人展的画家非常神秘,只有一个法语代称艺名:lapalissade。
她很好奇,用手机上网搜索,但能查到的所有相关信息归纳起来只有这些——
这位画家从五年前开始进入画坛。常住欧洲,不接受媒体采访,十分低调。不仅出版画集限量发售,画作也很少进入画廊出售,通常只捐给慈善机构进行拍卖。
最近一两年,其人在国际画坛已小有名气,拿过两个颇有影响力的国际绘画艺术奖,一些作品已被著名当代艺术馆收藏。
至于其人是男是女、是何国籍、年龄几何等等,皆是谜团。
“这人太神秘了吧。”崔小圆小声感叹。
沈绒点头表示赞同。
画展现场人不多,很是空旷,不像公共艺术馆那样游客众多,让人可以停下来近距离仔细欣赏。
这就是亲身参观画展的好处,能看到很多在照片上看不到的细节。
柔和的上顶灯,把颜料蘸在笔刷上的纹理走势都照得纤毫毕现,让观者觉得画作不再平面,仿佛有了立体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